好文笔 >总结报告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7篇

制定有趣有趣的教案能够增加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一份出色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语文教案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7篇

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了解事情因果的采访方法。

2、正确运用怎么样、为什么提出了解的问题。

3、进一步复习采访的礼节。

教学设计:

一、激趣入题

你看到过电视台的采访节目吗?说说记者采访的那些人,因什么事情去采访他(她)?说说采访的一般方法。

二、学做小记者,采访提问。

你想采访什么样的人?

(拿金牌的歌星、名星、笑星、养鸡专业户、种田大户、学习上刻苦钻研的优秀学生、小运动员、进步学生)

三、练习用句式提问。

1、例:如果我采访是进步学生,我就问:××同学,你的成绩是怎么提高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吗?

2、学生小小组练习说话。

用“如果就”。

3、集体练习说话。

假如我采访体育健儿,我就问:请问:你是怎样在奥运会上拿到乒乓赛的金牌的?

四、示范学法:

1、示例:小记者:我是蓓蕾电视台的小记者,你有空吗?想采访一下。

×××:有空,您要知道些什么?

小记者:今天想了解您的学习成绩是怎样提高的经验和方法请您谈谈好吗?

×××:好的。(略)

小记者:在课外学习还注意些什么呢?

×××:(略)

小记者:您的经验很好,打扰您了,谢谢。再见!

×××:再见!

2、评价示例,小结方法:

围绕中心提问,未说清时再追问,这位小记者采访时很有礼貌,问话很简明,前因后果有联系。

五、选人采访:

1、提出要求:假如您想采访下列情况,该怎么说,大家学着在小小组进行采访提问。

(1)体育健儿(2)养鸡专业户

(3)优秀学生(4)减负后的课余生活

2、小组练习,大组汇报

3、师生评价,评选优??

六、作业:课后进行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采访。

小学语文教案篇2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①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②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③揭示课题,释题。

a、揭示课题,正音。

b、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④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学习1、2段。

a、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b、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捡到兔子)

c、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窜——乱跑;撞——碰)

d、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名读、齐读第1、2段。

学习第3段。

a、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板书: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b、齐读第3段。

三、理解寓意。

a、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b、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c、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d、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e、老师总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f、齐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出示要求写的九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

指导写字。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五、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学习目标

①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日记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重点难点:

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学习日记格式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日记吗?(请知道的小朋友说一说,老师相机点拨,特别讲日记的格式)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板书课题,齐读。

二、 初读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把字音读正确

2、 开火车读词语,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3、 分组再读课文。

4、 说说两则日记分别写了什么事?

三、 指导写字

1、 认读要求写的8个字,并用这些字分别组词语。

2、 分加指导,练习书写。

四、课后作业

练习写一则日记。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回顾

1、 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 用多种方法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和要求写的字。

二、 朗读感悟

1、 范读课文

2、 学生自由读

3、 分小组体会读

a、 合作学习。

b、 指名汇报交流

c、 小结:日记要有一定的格式,日记的内容包括:年月日、星期、天气、正文。

4、 学生细读

a、 小组讨论:这两则日记写了些什么?

b、 指定小组汇报

c、 小结:日记是对自己说的话,必须真实。有些小秘密,都可以记录在里面。

5、 学生精读

a、 学生读两则日记,思考:妈妈没有给我买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

b、 比较这两则日记的不同,指名回答。

c、 小结:日记内容必须新鲜,每天都有不同的内容。写日记要写一天里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事。

三、 拓展活动

1、 展示自己。

2、 当小医生修改日记。

小学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内容。

2、掌握重点字句,积累文言词汇

3、反复诵读,深入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和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分析:

?观潮》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文章以精炼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和观潮人群,描写的重点又在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都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士女骈阗,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结构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本文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与讲读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看过钱塘江大潮吧,感受如何?(学生自由说)现在我们来学周密的《观潮》,看看宋代人眼中的钱塘江大潮是什么样子?

[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二、疏通文意:(按自然段进行,小组讨论,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教师补充,纠正)

1、 翻译第一自然段:

重点字词:a、既望:农历十六日 b、方:当时 c、仅:几乎,将近 d、既而:随着 e、际天: 连接着天f、震撼激射:震撼天地,激扬喷射 g、沃:用水淋洗 h、势极:来势极其

2、 翻译第二自然段:

重点字词:岁——年。尽——穷尽。标——树立,举。倏尔——忽然。略——一点点 逝——去,??

3、 翻译第三自然段:

重点字词:文——画着 溯迎——逆流迎着 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鲸波——巨浪

4、 翻译第四自然段:

重点字词:溢——满 穹——高 僦赁——租用 容——许,使。

三、 整体感知:

提示:(教师补充)

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南宋,当时的都城在临安(杭州),观潮地在当时临安城南,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时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1、 小组讨论本文四段段意:

a) 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b) 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c) 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d) 写观潮人数之多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海潮)

四、 研读赏析:

1、 指明读第一自然段:(讨论)

a、 作者对江潮从那几方面进行描写的?写出了它什么特点?

[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的写出了海潮的雄奇景象]

b、 杨万里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作用是表现钱塘潮水的雄伟,形象生动,呼应首句,为下文作铺垫]

c、 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夸张)

2、 齐读2、3、4段,回答:

本文题目是“观潮”,这些内容是不是离题?为什么?

[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潮的奇伟壮丽,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总结:

本文是一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的写景记事佳作,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语言简练。描写十分生动,既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也用了简洁的白描。

五、 学生质疑,自由发问不懂得地方

六、 布置作业:

1、 生字、解词各2遍

2、 翻译文章1遍

3、 课后1、2

4、 周记:课后三

小学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词语,积累“譬如”等词语,积累名人名言。

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

3、阅读短文《火箭为什么能飞行》。

4、习作: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写——篇习作。

5、学写毛笔字“歧”跑”“站”。

教学难点:

1、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运用。

2、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要大胆、合理。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语海拾贝以及自主阅读部分。

教具准备:

1、词语卡片。

2、搜集到的火箭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再强调。

字音:“譬”读作“bì”,不是“bì”;“善”“属”“鼠”“罩”“质”“宙”是卷舌音,“啬”“藻”索”是平舌音。

4、学生再读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

5、学生动笔抄写要求写下写的词语,教师巡视辅导。

6、用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

二、金钥匙

1、指名读文中的语段。

2、指名反馈:金钥匙中为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说明事物的时候,可以运比较、列数字等方法)

3、教师以文中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好处。(更加地形象、生动)

4、教师小结:我们在介绍某些事物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5、练习:运用比较,列数字等方法向别人介绍我们的学校或学校的大操场。

三、名人名??

1、学生自由读,把句子读准确、读通顺。

2、教师出示下列字词,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耐心 才智 淳朴 谦逊

3、学生再读。

4、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每句活给我们的启示。

5、指名反馈。

6、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些名人名言言浯简洁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科学,时常怀有—颗好奇心、耐心,谦逊地待人待事。

7、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熟读成诵。

8、所说你平时还积累了哪些名人名言,最欣赏哪一句。

四、自主阅读

1、教师展示火箭升空、飞行的图片或者录像。

2、教师导:同学们,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看着火箭升空、飞行,你们有什么疑惑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大人胆质疑)

3、教师小结:同学们想知道的东西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子解一下火箭为什么能飞行。

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火箭为什么能飞行?

5、指名反馈。(气体同样也有反冲作用,火箭就是靠燃气的反冲作用前进的。燃气向下喷的时候,火箭就向上升) 。

6、教师引导:同学们,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作者是怎么做的呢?(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提示”,从中受到启发)

7、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问题说清楚的呢?(作者先提出问题,然后借助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推理、说明)

8、学生选择自己员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科举就是这样神奇,科学家不仅发明了飞机、火箭,还把人类送上了月球。同学们把自己对事物的好奇心作为起点:不断地努力,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中要求抄写的词语。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篇5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我们可以按照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探究性准备

(一)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二)自读课文及相关内容。要求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文图结合,分别在书中画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

二、激趣性导入

借助媒体(图片、多媒体影音)或以故事的`形式导入

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特点(图文结合),提示学习看图学文的方法。

三、体验性阅读

(一)知石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黄山石的资料,边出示边讲解,将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种类及成因介绍给大家。

2.出示介绍奇石或介绍黄山其他奇特风光的资料,针对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

3.自主读课文,归纳一下书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图文结合,边读边悟、边悟边读,对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要读熟,而且要求能背诵。在积累中感悟表达的准确性,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说石

1.读课文,对照插图,分别说说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引导学生既要说出石形,又要说出石神。

2.读课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分别说说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这几处奇石,教材仅提及而已,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3.对学生课外收集的其他奇石的样子进行表述,充实观察、表达的内容,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掌握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悟石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想像一下: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这些石头的来历,可以以神话、童话故事的形式进行表现。比一比,看谁说得形象、生动、情节完整。

2.在广泛想像的基础上,选择一块奇石,就自己所想像的来历讲给父母听一听,然后写下来。

3.在自读、自悟及创造性想像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神韵,陶治学生的情趣。

四、整理性阅读

整理性阅读,是指在网络资源、自读自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回归于文本。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读、齐读、小组读均可)。

(二)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方法、特殊感受等),有何疑问。

五、拓展性练习

本拓展性练习,主要是走出教材,适当增加阅读量,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其练习的资料既可以是《自读课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儿童读物上的有关写景状物、有益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的短文。从来源的渠道上讲,既可以是教师收集的,也可以是布置学生自己收集。在拓展的要求上,尽量体现理解的层次性和多元化。

小学语文教案篇6

【题目】

?父亲的菜园》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6的生字;

2、熟读课文,通过语言和行动体会父亲坚韧的优良品质;

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难点: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课前准备】

课件

【学案】

一 、自读导航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2、勾画出生字词语,将生字注上拼音,小组长检查,全班订正。齐读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疑问,小组收集整理问题。

二、合作交流,点拨释疑

1、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

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2、父亲为什么要在荒坡上开垦菜园?家人的态度如何?父亲的态度又是怎样?

3、现在,父亲的菜园是什么样子的?

4、精读文本

父亲的菜园由一块荒凉的坡地变成了一块碧绿的翡翠, 在这个过程中父亲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做的?后来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在书本上批注,然后分小组汇报。)

5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找一找,画一画,同桌交流,从这些词句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语言积累与运用

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摘抄下来。

推荐课外阅读《愚公移山》。

【导案】

一、编制学案、课前预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2、勾画出生字词语,将生字注上拼音,小组长检查,全班订正。齐读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疑问,小组收集整理问题。

二、合作交流,点拨释疑

1、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

(因为新修公路是我家失去菜园,而普通农家能吃的菜只有新鲜的蔬菜,没有新鲜蔬菜就只剩下饭,如何下咽?就等于婴儿断了奶。)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把没有蔬菜的农家比作断了奶的婴儿,这个比喻句说明新鲜蔬菜对于农家生活来说是多么重要。)

2、父亲为什么要在荒坡上开垦菜园?家人的态度如何?父亲的态度又是怎样?(因为在我们这里要找一块地当菜园是相当困难的。山坡上尽是石块,而父亲要去开垦,全家人感到很惊讶,认为父亲是在做一件不可能的事)父亲的态度很坚定。(坚毅)

3、现在,父亲的菜园是什么样子的?(原本贫瘠的死黄土变的黑亮,远远望去,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前在荒凉的山坡上。那一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春有菠菜、莴笋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4、精读文本

父亲的菜园由一块荒凉的坡地变成了一块碧绿的翡翠, 在这个过程中父亲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做的?后来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在书本上批注,然后分小组汇报。)

①父亲每天就直到才,通过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了三四分的黄土地,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开垦荒地

②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从山脚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为了填土,父亲累得双肩红肿,双脚起泡,靠自己的`身体,在岩石之上创造了一块菜园。 (垒石挑土)

③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还四处拾粪,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豌豆肥田、拾粪肥田)

5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找一找,画一画,同桌交流,从这些词句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语言积累与运用

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摘抄下来。

四、课外延伸。

推荐课外阅读《愚公移山》。

板书设计:

28父亲的菜园

荒凉的坡地 → 精心伺候 → 碧绿的翡翠

↓ ↑ 勤劳执??

开荒垦地 拾粪肥地 不畏艰辛

↓ ↑ 坚持不懈

垒石填土 → 豌豆肥田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默读课文,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坚韧的品质和对土地的热爱。

二、教学过程

1、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读阅读提示,说说本课的阅读要求。然后按照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记号和批注,要把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画出来,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并把小组里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2、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课文就这个问题有清楚的说明,父亲是在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了菜园的情况下决定开垦新的菜园的。他又是怎样开垦菜园的?课文就这个问题讲了四点:

(1)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选择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

(2)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高高的石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些可怖的岩石。

(3)当菜园长出了一片绿绿的豌豆的时候,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去肥土。

(4)四处拾粪,伺候这块菜园。

3、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中体会到父亲勤劳、坚韧的品质是教学的重点。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来体会,然后说说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做适当梳理。

(1)决定开荒。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勤劳)

(2)开垦荒地。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勤劳、吃苦)

(3)垒上石块。父亲没有气馁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坚忍不拔)

(4)种上豌豆。当我问能否长出豌豆,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对土地的信赖)

(5)豌豆肥田。父亲说:‘肥土吧。’(对土地的保护、热爱)

(6)拾粪肥田。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节俭、对土地的热爱)

小学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25个字,会写27个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词语。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字词的能力

重难点

1.理解词语,识写汉字。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字词的能力。

乐学善思办法

1.通过竞赛解词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pk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识记字形的方法。

3.争当“识字小明星”,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同时,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这节课是字词课,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本单元内容,相信大家对字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节课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这两课文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读文识字培养能力

1.快速朗读课文,读准预习时所画的字词。想:两课文各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组内交流预习字词情况,互帮互学。

(1)学生交流词语,理解词义。(理解词义时,可以结合课文的语句来理解,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还可以通过字典查找词语的意思。)

(2)组长带领组员互认生字,轮流组词。

3.全班展示,多元交流

(1)学生汇报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郊游巷口绷带委屈牢骚其实刹那瞬间

彼得账单瞧瞧受遣似乎索取餐盘芬尼

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出示认的字:郊破巷绷委屈骚其罢刹

消瞬帐彼瞧款遣索餐欠

尼偿羞怦翼

出示写的字:拐弯郊划扎附碰委屈疑

久寻父终彼店瞧邮忽然

欠项助晚偿怦围

(2)认读字词(指名读、轮流读字词)

(3)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4)组内赛讲词语的意思(小组成员赛讲词语的意思,选出优秀者准备参加全班赛)

(5)以抢答的形式来理解词语。

第一种形式:师出示词语,各组选手抢答意思。

第二种形式:师出示词语的意思,生来抢答词语。(获胜者发智慧星)

4.教师检测学生组内学习情况。

(1)学生到黑板前给认字注音。(师生共同)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易读错和易注错的字音。

5.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师生共同找出易写错的生字。

(2)以各组pk的形式来识记字形。

(3)教师奖励最棒的小组“学习星”

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

(1)师生共同确定每个生字主笔的定位。

(2)教师提醒学生易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四、师生共同本节课内容

五、布置作业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案7篇

小学语文触摸春天教案7篇

小学语文作文课教案7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通用7篇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7篇

小学语文上册教案参考7篇

小学阅读教案7篇

美术小学教案7篇

小学体育教案参考7篇

小学语文作文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595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