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来撰写教案,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学习上的挫败感,具有互动性的教案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雪教案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雪教案篇1
活动目标
理解春雨贵如油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活动准备
图片、板书、字卡
活动过程
1、问: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
2、小结:春天是一年中最温暖的季节,风是温和的,雨是珍贵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春雨的儿歌。
3、老师有感情的朗读儿歌两遍。提问:种子、梨树、麦苗、孩子分别是怎么说的?
4、小结:儿歌用了拟人手法,赋予了景物生命力,使自然景物更贴近我们生活。小朋友可以摹彷说一句话
5、学习生字“梨”梨树、
6、老师带小朋友领读两遍。
7、男孩、女孩分角色朗读
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唱《春雨沙沙》
关于雪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7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根据数字和图形标志匹配相同的图形。
3.知道做客的基本礼仪,体验做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人手一盘鱼;
3.幼儿人手一个手环。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根据数字在操作板上贴相应数量的盛满小鱼的盘子,并且根据手环上的数字贴相应数量的图形。
活动过程:
一、准备去做客。(复习7以内的数数)
1.交流做客的礼仪:
师:今天倪老师要带你们去猫妈妈家做客!你们一定很开心吧!那我们去做客要注意什么呢?(懂礼貌)什么是懂礼貌?看见猫妈妈要打招呼。那还要带些什么呢?(礼物)带什么礼物呢?(鱼)是呀,猫妈妈最喜欢吃鱼了。
2.准备礼物:
老师这里有很多盆小鱼呢!大家每个人来端一盆吧!每个人都端到了一盆鱼,大家数一数,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
幼儿讲述自己盆里的小鱼个数,并一起验证。
师:礼物准备好了,我们准备出发啦!(音乐:欢乐舞。教师带领着幼儿绕着教室走一圈)
二、去做客的路上。
1.出发前的准备。
师:在出发之前,老师可有个要求:你们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
2.去的路上。
依次出示课件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幅图:
教师随在着画面的变化提出不同的问题。
第二幅图:一座小桥
第三幅图:二座蘑菇亭第四幅图:草地上有三座房子
第五幅图:四朵花的花园第六幅图:池塘里有五只小鸭子第七幅图:草地上有六只长颈鹿第八幅图:树林里有七棵小树
3.小结:小朋友想一想,去猫妈妈家经过了哪些地方?出示相应图片。他们分别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请小朋友有一句完整的话来表示。
三、去家里做客。(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1.到达猫妈妈家师:猫妈妈家到了,出示课件第九幅图,并发出敲门的声音,并问:猫妈妈在家吗?
学习做客的礼仪:敲门,你好,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
我们给你带礼物来了。
2.给猫妈妈送礼物:
师:我们给猫妈妈带来了这么多鱼,究竟该放在哪里呢?
猫妈妈说:“别急,我这里有好几个数字宝宝,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就把盘子送到几的数字宝宝下面。小朋友你会送吗?好,现在先请女小朋友送,再请男小朋友送。”
一起验证一下。
3.猫妈妈也要送礼物给我们。
(1)提出要求:
师:猫妈妈说她收到了礼物非常高兴,也有礼物要送给小朋友们,他要给每一个小朋友送一个手环。但是猫妈妈非常忙,礼物只做了一半,剩下的要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了,做对了,礼物就是你的了。
(2)老师示范做手环。那手环怎么做呢?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出示手环,介绍材料。上面有什么呢?数字和图形。这是什么意思呢?4和三角形(就是要在手环上贴4个三角形。)
(3)幼儿操作:指导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看清楚数字和几何图形。
(4)交流:我做了几个手环,数数有几个什么几何图形。
三、结束
师:时间很晚了,我们要准备回家了,和猫妈妈说再见吧!(音乐:欢乐舞)
关于雪教案篇3
教学内容
1、学习吹竖笛。
2、欣赏《飞来的花掰》、《校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竖笛独奏一首乐曲,并学会与他人合奏。
2、认真聆听两首欣赏歌曲,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教学过程:
1、教师手持竖笛向学生展示,简介竖笛知识。
2、教师亲自为学生演奏一段轻松、活泼、优美、抒情的小乐曲,也可以播放竖笛演奏的录像,激发学生对学习竖笛的兴趣。
3、学习吹竖笛,从5、6、7、1四个音学起,先练习吹长音:5―――、6―――、7――-1―――反复练习。
4、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对着书上的曲谱,练习吹奏。
5、分组练习,教师指导,互相学习,切磋技艺。
6、请学生为大家吹奏小乐曲《回忆》,其他同学可以随着旋律作指法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7、师生合作演奏《颂祖国》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吹奏竖笛,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和合作意识。
8、欣赏《飞来的花瓣》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规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令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
(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4)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5)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
(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生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变化。学生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8)学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
(9)师生互动:老师为学生弹唱《校园的早晨》,请同学认真欣赏,然后将听到的歌词记写在书上相应的乐谱下面。
课后记:
本节课开始学习吹奏竖笛,各班都有部分学生接受较慢,教师还要多关心他们,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因此,可以增加一课时。
关于雪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水上交通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让学生学会水上救人的本领,成为一名有用的公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今水上交通发展突飞猛进,不管是运输、出行,还是旅游观光,都需要乘船,甚至是划船。在水上交通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水上安全》。
二、乘船安全
1、讲解乘船的意外伤害事故,引起学生的重视。
2、了解乘船的安全知识。
乘船要做到二要三不要:
(1)二要
一要乘坐证件齐全的船只。
二要乘船时听从指挥。
(2)三不要
不要乘坐超载的船只;不要在船上嬉戏打闹;不要冒险乘船。
三、划船安全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出游时可能会去划船赏景,那划船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1、出示插图,学生看图理解。
2、小黑板出示划船安全细则:
(1)不要在雨天、风大浪急时划船。
(2)不要在船上站立和打闹。
(3)不要集中坐在船上的一侧。
四、怎样抢救船上落水人
关于雪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看看、猜猜、想想、说说来理解图书内容。
2、能根据物体的轮廓进行合理的猜测,发展思维能力。
3、在猜测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猫玩偶、手电筒、大图书、小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出示小猫玩偶,猜猜小猫为什么这么开心?
(幼儿自由猜测小猫开心的原因)
过渡语:小猫究竟为什么这么高兴呢?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答案就在照片里。
2、出示小猫图片:
提问:小猫为什么这么开心?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它过几岁生日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在过生日的时候,什么事儿让你最开心?(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回答)
过渡语:小猫过生日又会遇到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书。
二、看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提出看书的要求:大眼睛看仔细,把看到的先藏在心里!
2、集体看图书1—3页。
提问:小猫生日那天发生什么事情了?(停电了……)
哪一页是说小猫生日停电的?请一名幼儿把它找出来。(图2)
3、出示图2提问:这是什么?黑乎乎的房间里怎么会有两个圆溜溜、闪光的东西?
过渡语:小猫不但有亮眼睛,还有聪明的脑瓜,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小猫想出了什么好主意?(用手电筒)你们用过手电筒吗?打开手电筒会怎么样?
4、师拿出手电筒,我们一起来找找小猫的屋子里都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打开橱门,说说、数数里面的东西是什么?有几件)
5、师小结:有了手电筒,屋子一下子亮了起来,能看清楚屋子里的东西了,小猫很高兴,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
过渡语:叮咚、叮咚,好像有客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家来了哪些客人。
6、集体看图书4—6页。
提问:小猫家来了哪些客人?(小白兔、小猴子、小刺猬)
谁能找到小白兔这一页?(幼儿找出图4)明明是黑影子,你怎么知道它是小白兔?(师公布答案)
后面哪一页会是谁呢?(出示图5—1)
最后这个可是最难的,它是谁呢?出示图5—2,到底是谁?
7、出示图7:这下小猫家可热闹了,小猫家来了几位客人?猜猜客人们会给小猫带来什么礼物?(幼儿自由猜测)
三、看影子找相应的礼物。
过渡语:究竟有什么,让我来瞧一瞧!那么多的礼物呀!不过今天有点麻烦,在黑漆漆的屋子里只能看见这些礼物的黑影子,有的还只能看到一半影子,你们瞧!
1、出示许多物体的影子图片。
交代要求:请幼儿每人拿一个礼物袋,先仔细看一看,想一想是什么礼物?
再带着礼物袋到后面的桌子上去找一找,把这件礼物找出来,装进礼物袋里。
最后把礼物袋送到小猫的身边。
2、幼儿自选礼物袋到后面的桌子上找相应的礼物。
教师巡回指导:记住你为它找到了什么礼物!
3、请幼儿说说自己找到的礼物是什么?
四、为小猫唱生日歌庆祝生日。
教学反思:
我注意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如在出示小猫图片时,我引导幼儿进行细节观察:“看看小猫过几岁生日?”通过幼儿细致的观察,使孩子们知道有蛋糕就代表着要过生日,并通过点数五根蜡烛知道小猫今天过五岁的生日。我认为,阅读重在细节,有时孩子们会忽略细节,而我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样的观察,逐步培养孩子们阅读时细致的观察能力。当然,这不是在这一个教育活动中就能落实的,而是我们老师心中应具备的一种理念。
小百科:生日,顾名思义是指人出生之日,也是每年满周岁的那一天。
关于雪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找朋友》,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情感。
2.学会有节奏的诵读儿歌,感知大家一起玩的愉悦。
3.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体会相互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玩偶:鸭、鸡、狗、猫。
2.幼儿已会唱歌曲《两只老虎》和《找朋友》,会跳邀请舞《找朋友》。
3.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玩“传玩偶找朋友”游戏,认识儿歌中的动物。
1.请幼儿围坐成圆形。教师朗诵儿歌,请幼儿根据儿歌的节奏传送玩偶
2.当儿歌声一停,请幼儿说说:什么动物,落在了哪位小朋友的身边?
3.教师带领女孩子当念儿歌的主持人,男孩在儿歌中根据儿歌的节奏传送玩偶。当儿歌声一停,让男孩说说:什么动物,落在了哪位小朋友的'身边?
4.游戏继续进行。请男孩和教师一起担任主持人,女孩玩游戏。
二、集体边念儿歌边玩找朋友的游戏。
1.集体玩游戏“找朋友”,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情感。
2.玩法:教师念儿歌,在圆圈中走动。当念到最后一句时,找到一个幼儿手拉手。被老师拉到手的小朋友再去找其他幼儿。以此类推,引导幼儿学会儿歌。
三、集体迁移儿歌内容,再次玩《找朋友》的游戏。
1.教师播放音乐《找朋友》,师幼自然迁移经验,配上歌曲的旋律演唱儿歌。
2.引导幼儿在音乐和歌声中继续玩游戏“找朋友”。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在表演区投放音乐磁带,让幼儿自由玩游戏“找朋友”。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在表演区投放音乐磁带,让幼儿自由玩游戏“找朋友”。
1、戏找朋友,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情感。 2.玩法:教师念儿歌,在圆圈中走动。当念到最后一句时,找到一个幼儿手拉手。被老师拉到手的小朋友再去找其他幼儿。以此类推,引导幼儿学会儿歌。
三、集体迁移儿歌内容,再次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