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笔 >总结报告

大班语言四和十教案最新5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确保教学质量,创造性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语言四和十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四和十教案最新5篇

大班语言四和十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所描绘的多彩迷人丰收的秋天,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运用个人的经验想象画面,仿编新的散文。

3、用歌唱、朗诵和舞蹈等方式来表现与赞美秋天。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秋天的雨》flash课件、磁带、打击乐器、有关《丰收的秋天》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课题:

(1)一年有几个季节?

(2)夏天的天气怎么样?秋天呢?

(3)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二、欣赏和理解散文的画面与内容。

1、播放课件完整欣赏秋天的雨是什么?秋天的雨有什么?

2、分段欣赏

(1)秋天的雨,真是一把钥匙吗?为什么散文中说它是一把钥匙

(2)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还可以把什么颜色给谁?(两个小朋友讨论)然后玩开火车老师说第一句"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缤纷的颜料",请小朋友仿编散文"它把什么颜色给了谁?"

(3)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你还闻到过什么好闻的气味?

(4)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告诉人们冬天快要来了,你知道小动物、植物还有我们人是怎么准备过冬的吗?(先自由发表意见,再请教你们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接下来分组分批仿编散文。

3、再次完整欣赏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小结并观看《丰收的秋天》的幻灯片总结与延伸秋天的颜色五彩缤纷,秋天可以收获那么多好吃的、好闻的、有用的东西,你们喜欢秋天吗?刚才我们欣赏了优美的散文,下面我们一起用我们的歌声、舞姿来夸夸秋天,表现秋天的收获。

游戏:

?小汽车》

全体幼儿一起玩开车游戏,和教师边唱边做动作。

活动反思:

伴着绵绵秋雨,我和学生走入快乐课堂,一起欣赏了《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是人教版第三组课文中的第三篇课文,整组课文都涉及到古诗,叙事文,诗歌,散文等许多与秋天相关的`文章。《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文章用美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图画。通过美的、充满诗意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在教学之前便给它定位为:让学生欣赏文章语言的韵味,感受秋天绚丽多彩的美。重点放在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读来感受和想象秋天的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美读。”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美读”就是有表情地吟诵课文,读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这就告诉我们美读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做到读者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这种美感,只有加强朗读,品味语言来感知。为使学生“喜欢阅读”,我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教学伊始,我首先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美。在指导第二自然段的阅读中,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再通过课件再现情境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让他们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在指导第四自然段的阅读时,通过表演读的方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最后,配乐朗读全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能够达到“美读”的目的。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读、表演读、带着体验读,自由读、个人读、引读、集体读,配乐读,变抽象为具象,读出秋天的美。

大班语言四和十教案篇2

设计意图:

1、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喜欢通过角色互动,增强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幼儿思考的欲望,续编故事情节,所以在设计过程,通过角色的演绎提问,完成整个过程。

2、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进行废物利用。幼儿对环境保护意识模糊,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情节、环境,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合理想象故事情节,完整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扩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2、了解稻草的用途。

3、废物利用,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了解一些有关稻草的常识。

2、稻草制品。如:草帽、草席、稻草人、草鞋等。

3、立体活动教具、头饰(小鸟、小兔、小姑娘)

活动重难点:

把没用的稻草变成有用的东西,从而进行环保教育。

活动过程:

一、角色互动,引出故事:

冬天的'时候,小白杨穿了一条用稻草做的围裙,真漂亮,又暖和。可是,春天来了,唉,你们发现小白杨怎么了?(哭了)

1、我们一起问小白杨?(小白杨,小白杨,你为什么哭呀?)

2、请扮演小白杨的老师回答(春天来了,天气渐渐热了,可是我那件用稻草做的围裙还穿着,太热了)

3、谁来了?小白杨怎么问小鸟的?小鸟帮助它了吗?小兔呢?

总结:哎呀,小鸟、小兔都没帮助小白杨,它们那么热的天不需要围裙,怎么办呢?

二、设疑:教师引出讨论点

1、天越来越热了,小白杨的围裙还是没脱掉,它热得透不过气来,难受得腰也弯了,怎么办呀?(幼儿讨论)

2、老师有个办法:我来帮小白杨脱围裙,脱下的稻草扔在地上多脏,扔到小河里吧?(好吗?)那么放把火把稻草烧了吧,好吗?

总结:会环境污染的,扔到小河鱼会死,烧稻草的浓烟呛人。

三、扩疑(废物利用进行环保教育)

1、哎呀,老师的办法都不好,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你们想想稻草有什么用?

2、讨论稻草的各种用途,完整故事内容。

总结:你们想出办法是不是和这位小姑娘想得一样呢?完整故事内容,体验成功的喜悦。

3、现在小白杨怎么样了?(笑了)

四、扮演角色,体验成功

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附: 故事:小白杨的围裙

冬天的时候,小白杨穿了一件用稻草做的围裙,又漂亮,又暖和。

春天来了,小白杨还是穿着那条用稻草做的围裙,真热呀。一只小鸟飞来了,小白杨忙问:“小鸟,小鸟,请你帮我把这条用稻草做的围裙脱了,好吗?”小鸟说:“不行,不行,这么热的天,我才不要呢!”一只小兔蹦蹦跳跳过来了,小白杨又问:“小兔,小兔,请你帮我把这条围裙脱了,好吗?”小兔摇摇头说:“不行,不行,这么热的夭,我才不要呢!”哎,天越来越热了,可是小白杨的围裙还是没脱,它热得直冒汗,热得喘不过气来,腰也弯了,他伤心地哭了,这时,正好来了一位小姑娘,小姑娘说:“小白杨,别哭,别哭,我来帮你!”她用稻草做了一顶草帽戴在头上遮太阳,用稻草编了一条草席,睡在白杨树底下,真凉快。嗨,这下白杨树再也不觉得热了,它舒服极了,高兴得笑弯了腰,连声说:“谢谢你,小姑娘!”

活动反思:

从这次语言活动设计中让我想起了以往我们开展的一些故事教学,结局是统一的,孩子们的“一百种语言”最后变成了一种语言,制约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改革固有模式,此活动中我们就利用了动画对孩子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特性,让动画及声效的变换去引发孩子主动思考,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允许孩子们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幼儿大胆求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将知识转换成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幼儿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将来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班语言四和十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兴趣,初步了解叙事诗。

2、通过多媒体教学,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歌情感。

3、在感知作品的基础上,初步体验诗歌中绿色、灰色所代表的意义。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1、制作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课件。

2、大灰狼头饰,一只小鸟及鸟笼。

3、幼儿操作图片若干,绿色的、灰色的牌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利用课件,让幼儿感受课件中景色的美,激发幼儿倾听诗歌的愿望。

(1)让幼儿欣赏课件背景,并说说看了后心里有什么感觉。

背景中有"绿色的森林、绿色的草地、和绿色的小溪",处处都是绿色的美,让幼儿如身临其境一般,充分感受绿色的美,并为下面感受诗的意境做铺垫。引导幼儿用最美的语言描述背景。

(2)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多向思考。

"就在这绿色的森林里,绿色的草地上,发生了一个故事,有只灰色的狐狸,躲进草丛,等候着小兔经过这里。"

让幼儿在帮小兔想办法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

(3)设置疑问,激发幼儿听诗歌的欲望。

2、引导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第一遍诗歌。幼儿讨论:小兔躲过灰色的狐狸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2)欣赏第二遍诗歌。边提问边操作课件。

3、分段欣赏诗歌,理解诗歌情节,初步体验情感。(定格背景)

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里都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仔细地看一看。"

(1)欣赏第一节,体验诗歌第一节的情感:

问:"小朋友,你觉得这儿的环境怎么样,有哪些是绿色的?"

(2)欣赏第二节,让幼儿感受狐狸的狡猾,小鸟的善良。问:

a:"绿色的草地上谁来了,它为什么要躲进草丛呢?"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遇到了危险,你会躲吗?(扮演大灰狼的老师出现,师生一起表演躲。)

b:"小兔知道吗?有谁知道?绿色的小鸟是怎么做的?"

(3)欣赏第三节、四节,让幼儿体验小兔的'机智、聪明,狐狸的失望。问:

a:"小兔知道后,它是怎么做的?"

b:"它为什么顶着芭蕉叶呢?它是怎么走的?有谁会轻手轻脚的走?"

c:"灰色的狐狸为什么要叹息?它只看见了什么?有谁会做叹息的样子"

3、整体欣赏诗歌一遍,加深理解,进一步体验情感。

师:"现在我们把诗歌再欣赏一次,如果你喜欢,可以轻轻地跟着说。"

4、师幼共同朗诵诗歌,并尝试利用动作、表情、语气表现小动物的角色特征。

5、迁移经验,玩游戏。

(1)讨论:小兔安全地经过了草地,它想谢谢大家帮助了它,那是谁帮助了它呢?(绿色的小鸟,绿色的棕榈叶、森林、小溪、草地)

问:"这么多的绿色帮助了小兔,你喜欢绿色吗?"

师:生活中人们都非常喜欢绿色,常常把美好的事情用绿色来表示,把不美好的事情用灰色来表示。

(2)玩游戏:看画面贴牌子.

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这儿有一些小图画(画面内容1.小朋友浇花;2.落泪的小鸟站在被乱砍的树桩上;3.小朋友爬树;4.把垃圾扔进垃圾桶;5.工厂的烟囱冒着浓烟;6.小朋友们在植树;7.河面上浮着很多垃圾……)"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哪些画的内容是美好的,可以用绿色表示,哪些画的内容是不美好的,可以用灰色表示。

6、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绿色的和灰色的》这篇课文是一首童话诗,也是一首叙事诗,儿童诗。课文语言比较浅显,但跳跃灵动,字里行间隐含着动人的画面,有景有境,有声有色,而且情节扣人心弦。故事在一个奇妙的的绿色背景下随着一个个小动物的出场层层展开:在翠鸟的提醒下,小白兔们顶着绿色的棕榈,躲过了藏在绿叶丛中的狐狸的暗算,顺利脱险的故事。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这样故事情节和故事中的人物会在学生头脑中逐渐鲜活、清晰下来。再通过朗读与表演,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结合新课标,我们集体备课时主要注重两点:1、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节课中在故事讲完“我交流我快乐”,还有“快乐小笔头”中对文中的一种小动物说一两句话。这两个环节都达到了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有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小伙伴进行交流的目的。2、这节课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所以我挖掘文中培养孩子想象力的训练点,进行语言训练。我鼓励孩子大胆想象,激发孩子们想说的欲望,训练了孩子的想象力,同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孩子们的想象也为后面的表演打下了基础。我们知道表演除了靠文本和插图,还需要借助想象。让孩子们从动作、表情揣摩人物内心,再从内心揣摩他们的动作、表情等。并且对孩子们理解人物形象有很大的帮助。这节课中我觉得我对学生的发言表示肯定、鼓励,对孩子奇思妙想表示宽容、赞扬,都让孩子久被束缚的童心得以飞扬。“情动而辞发”,孩子的思维被激活,话匣子被打开了。也从另一个层面实现了尊重孩子们个性阅读的目的。

我还在学生表演时适时播放优美的音乐,不仅烘托气氛,渲染了情境,而且音乐中蕴涵的灵动的语言,缥缈的形象和广远的意境,也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课文情境与翠鸟一起着急、与小白兔一起动脑筋想主意,与计划未得逞的狐狸一起失望、叹气,又与巧妙逃脱了的小白兔一起欢庆胜利。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1、在有些细节上我处理的有些操之过急,比如应该让孩子们细细地、美美的读第一、三小节,以实现以读激情、以读悟美、以读启智、以读育人的目的。2、对孩子们还是不敢放手,没能完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3.由于孩子们面对这么多老师有些紧张,说话声音太小,所以老师重复了学生的答案,导致教师的话显得略多一些。4.这是一首童话诗,这节课我注重了对童话情节的探究,注重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但是对诗语言美的熏陶,没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诗的韵律美、节奏美,今后在童话诗的教学方面我有了努力的方向。5.如果能够再深挖一些,或许课文讲的会更有深度,但这是我的一个疑惑:到底要不要再去挖?其实在我教学设计的时候想到过这一点:我们知道绿色代表正义的、光明的、高尚的,灰色代表丑陋的、狡猾的、阴险的。但是我们在集体备课时琢磨着这些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太有难度,他们理解不了。所以这节课就没有再往深里挖,我们怕深了孩子们出不来。反而失去了学习童话的兴趣,从而不喜欢阅读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一次反思就是一次提高,我会潜心学习,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让我的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小百科:绿色(green)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是一种比刚长的嫩草的颜色深些的颜色或呈艳绿,也是在光谱中介于黄与青之间的那种颜色。绿色是电磁波的可见光部分中的中频部分,频率520~610thz(对应空气中波长为577~492nm)。

大班语言四和十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片幅与幅之间的相互关系,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

2、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的基础上理解图片幅与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讲述图片内容。

难点:理解图片幅与幅之间的相互关系。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ppt1两只蚂蚁的故事)、故事图片(ppt2——ppt9、ppt10——ppt18)、讲述图片(ppt19——ppt20)、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听说大六班的小朋友观察能力特别强,今天曹老师就准备了好多图片来考考你们的眼力,看看谁能在仔细地观察每幅图片后找出藏在图片中的故事。

请幼儿在仔细观察图片后讲述,教师引导幼儿多纬度讲述。

小结:图片与图片之间是有关系的,只有我们仔细观察图片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把好听的故事找出来。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图片,分幅讲述,并找出幅与幅之间的关系。

(ppt2)师:老师这里还一个更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图上有谁,它在干什么?(提示“推、又大又沉”)

(ppt3)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表情。

师:你们猜一猜它们之间可能会说些什么?(提示:米米鼠是把瓜瓤送给了蚂蚁,剩下的瓜皮做成了一顶帽子。)

(ppt4)师:米米鼠又碰到了谁?(提示:观察小熊的表情、动作)

(ppt5)师:小熊怎么了,米米鼠是怎样做的?(提示:是夏天中暑了)

(ppt6)师:它又遇到了谁?蜗牛是什么表情?

(ppt7)师:这时米米鼠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ppt8)师:蜗牛会对米米鼠说什么?

(ppt9)师:①图中这是谁?②米米鼠可能会对妈妈说些什么?③妈妈又可能对米米鼠说什么?

小结:米米鼠非常的乐于助人,我们都应向它学习。

2、按故事发展完整连贯地讲述图片。

师:让我们完整地讲述一次这个好听的故事吧。咦?故事还没有题目呢,我们来给它起个题目吧!(教师把幼儿所说的题目写在黑板上)

教师和幼儿一同完整讲述。

三、活动延伸:

曹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好看的图片,我们利用区域时间仔细地观察,把它们也编成好听的故事吧!

活动反思:

为了把握本节活动重点,我运用了“小蚂蚁的伞”这一故事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幅与幅之间是有关系的,只要找到了这个关系,就可以从中找出好听的故事。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也为孩子下一步的活动作了铺垫。在与幼儿分析故事的环节,我运用了以米米鼠为主人公的故事,该故事顺序性强,幅与幅之间关系清晰,便于幼儿理解讲述,而且它把西瓜的变化隐藏图中,一线贯穿,为难点的突破设置了点睛之笔。在延伸部分,我为幼儿提供了可以进一步提升幼儿想象力、语言表达兴趣的故事《新乌鸦喝水》,以一幅图片为主图,分角度自主选择不同图片来搭配讲述成为不同的故事。

为了激发幼儿讲述兴趣,我将图片以ppt的方式演示,首先将三幅图设置在同一个模板上,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三幅图幅与幅之间的关系。在讲述故事时,我将相邻的两张图片制作在同一张模板上,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幼儿积累了相关故事的经验后,我请幼儿为故事创设题目,发展幼儿抓重点总结故事的能力。我将图片按顺序演示,便于幼儿连贯地讲述。在环节模板之间及时切入空白模板,可有效地把幼儿的注意力由幻灯片转换到教师身上。

大班语言四和十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的形体特征;庞大、笨重。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使之感受故事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3.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来续编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恐龙的图片。

2.制作一本故事大书《城里来了大恐龙》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丰富幼儿有关恐龙的知识。

1.教师出示恐龙的图片,给幼儿讲解恐龙的特征,形态。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故事。“老师今天要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城里来了大恐龙》。一直大恐龙来到了城市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3.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线索和人物的。

1)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它觉得怎么样?

2)恐龙所到之处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恐龙给城里人带来了那么多的`麻烦,是它自己愿意的吗、

4)恐龙变成了立交桥时,它心里是怎样想的?

4.教师有感情的再讲述一遍故事,可以边讲边请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表现恐龙的形体特征。

5.“恐龙还想为城里多做好事。请小朋友想想,恐龙到了哪里?它看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鼓励幼儿想象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请幼儿试着将自己续编的故事画下来,粘贴在展板上。并请幼儿互相欣赏、介绍自己创编的故事结尾。

活动延伸:

1.在餐前活动中,请个别幼儿将续编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听。

2.回家后请幼儿给父母讲述此故事,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端午节教案8篇

语言大班草教案反思6篇

大班语言《爱》教案优质6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反思6篇

有趣的汉字大班语言教案8篇

大班语言《有趣的汉字》教案7篇

语言大班草教案反思优秀7篇

大班语言《爱》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活动反思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5066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