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是每个人前进道路上的里程碑,永不止步,活动总结是对活动目标、计划和执行过程的全面检讨,以提炼出有益的教训和经验,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总结中秋节活动总结5篇,感谢您的参阅。
总结中秋节活动总结篇1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我中班在节日前夕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孩子欢聚一堂,说着中秋节的故事、唱着中秋节的儿歌,老师们也纷纷给孩子们讲起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丰富了科学知识,在优美的故事中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熏陶。
我班开展的"庆中秋"活动,主要以"快乐"为中心点,让幼儿体验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幼儿乐意上幼儿园的美好情感。本次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参与中秋节各种活动中能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祖国的传统文化。中班幼儿对其有深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由于幼儿对民间节日、习俗了解较少,所以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时主要涉及到社会、语言、艺术等领域,并运用多种活动形式来组织集中活动。
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
1在活动一的部分孩子们在认真的倾听老师和参与讨论的同时,非常积极的回应老师并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体会中秋节的气氛。在此部分我们准备的非常充分也很有趣,所以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也非常的高,非常的成功。
2在活动二的部分,分享月饼的甜美,让幼儿用自己的嘴巴品尝月饼的香甜,然后认真地说一说是什么口味的,而后自己动笔画一画月饼的样子。
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在于:
本次活动中,幼儿在互动时候还是有一部分幼儿没有参与其中需要老师的不断调动,需要在下次积极的想办法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
总结中秋节活动总结篇2
为了让大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我校少先队大力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我校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少先队员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和诗词歌会,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近代现代诗文中有关爱国。团结。和谐。奋进的诗歌词赋。通过活动增进了广大干部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中秋诗文朗诵会。低年级少先队员由班主任或家长搜集关于中秋的童谣,中高年级队员搜集与中秋有关的诗文。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唱童谣,吟诗咏句,通过诗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同时让学生阅读赏析、积累诵读与中秋有关的诗文,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积极组织诗文朗诵比赛,全校30余名优秀少先队员参加了比赛。此次活动校领导高度重视,准备充分。赛场上,参赛选手诵读风格各异。不一的风格,却共同展现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魅力,传承着炎黄子孙月下欢聚的古老传统。大家的诵读内容丰富,既有“明月篇”、又有“情怀篇”、更不乏“爱国篇”。节目或独诵、或合诵为主要形式,或背景音乐,或古筝伴奏,大家都在以独特的方式纪念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最终,我们评选出了3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
二、举办节日民俗文化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晨(班)会等宣传教育形式,介绍中秋节的节日民俗,挖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普及中秋节知识。使学生知道中秋的来历和纪念的意义,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组织开展了一次“小手做月饼,中华思团圆”为主题的手绘月饼大赛,以团圆和谐为主题,画月饼、品文化,丰富学生的感知,在动手动脑中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赏明月、思团圆的氛围中,教育学生爱我中华,强我中华。
三、开展“中秋情·团圆梦”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与被服务者都深切感受到中秋节的团圆情。
1、以关爱空巢老人为主题,积极开展慰问活动。学生为他们送去水果、月饼等节日慰问品,与他们一起吃月饼、话家常,在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一桌丰盛的团圆饭,与他们共度中秋,在倡导互助、和谐中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2、中秋节期间开展了慰问退休教师活动,为退休教师送去月饼、水果等慰问品,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福安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学生为他们送去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给他们送去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学校领导、全体教职员工的关心,使他们在精神上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能为教育事业出力是件光荣的事,使他们在精神上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和故事传说,让学生对中国这一传统佳节及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而且也使同学们懂得感恩回报,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很好“感恩”教育,从而激发同学们去努力学习,用以报答父母恩情。这次的活动会让我们学校的孩子们今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更加友好快乐地相处,使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传承。
总之,我校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与校园文化,让中秋的情怀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记,全面诠释了中秋“团圆”的意义与情怀,同时,通过各种活动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对我校提高教学质量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结中秋节活动总结篇3
一年之中最具团团圆圆吉祥意义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就要到来了,为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在游戏体验中了解、知晓有关中秋意义和传统礼节,安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迎中秋”系列活动
一、主题墙饰,展现中秋情景
孩子们通过画、剪、贴、捏、装饰等形式,绘制出一幅幅《中秋团圆夜》的图画、制作出一个个“香甜”的“月饼”、包装出一只只精美的“月饼盒”。教师们将其艺术化,展示在各班礼仪主题墙上,展现中秋之景。
活动中,老师们通过音乐欣赏、图片展示、中秋故事、趣味灯谜等形式,让小朋友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典故,知道中秋节的许多趣事,感受中秋之意。
三、品尝月饼,体验中秋情味
最令孩子们高兴的是“快乐分享——品尝月饼”活动,孩子们品尝着芳香四溢的月饼,香香甜甜的水果,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品尝着香甜的美味,享受着同伴和老师们的祝福,分享着节日的快乐。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激发了孩子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更让孩子学会了分享,体验了民族节日中的乐趣。
一是开展《表心愿诵中秋》活动。
鼓励幼儿把对亲人、老师、长辈的感恩之情用图画等方式表达出来,并张贴在“心愿墙”上。该园的老师相信环境将持久地感染和激发着幼儿知恩、报恩之心,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泉州讲古”、“中秋诗词朗诵”也是其中的一个活动,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朗诵诗词、童谣。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不仅对中秋的文化渊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萌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为将来自觉自愿加入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二是开展《话中秋做月饼》活动。
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优势,邀请专业人士入园为幼儿讲述中秋节的来历、民俗等传统故事。家长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幼儿穿越时光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与意蕴。以此同时幼儿还跟着家长体验了制作月饼的方法,感受到了节日的欢庆与喜悦。
浓浓中秋情,悠悠中秋风。丰富多彩、层次分明的中秋节系列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家乡风情,也让幼儿对中秋节独特的文化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激发幼儿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结中秋节活动总结篇4
在中秋节之际,为了欢庆我国这个古老的传统佳节,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及感恩教育;为了促进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安排部署,制定了切实可行、易于操作、寓教寓乐、富有成效的“我的节日。中秋”。依据方案,我们步步落实,使系列活动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安排下,各班成功开展了以“欢庆中秋”为主题的班会。在这个主题班会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向大家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还用古诗词诵读和吃月饼等多种形式,大力普及了“中秋节”节日知识。本次活动,各班把中秋主题文化活动与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结合了起来,同时还与“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结合在了一起,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通过班会的成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制作了专题黑板报、每位学生在浓郁的节日氛围里写了节日感言、撰写了节日广播稿。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学生了解了中国节日,增强了我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过中国节的爱国情感。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为了更加关爱留守儿童,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政教处牵头举办了“让生命充满爱”的一次留守儿童座谈会。在新学期开始,及时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座谈会的成功开展,使得留守儿童更加理解了父母,学会了感恩,懂得与父母沟通与交流的一些方法。同时,学生代表发言时当场,心中立志,发奋学习,要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报答学校、老师和父母。
在中秋节期间,经典诵读时间里,各班认真组织了中秋节古诗词诵读活动。在朗朗的诵读声中,使得学生更加懂得了这一传统节日的深深内涵;懂得了中华这一传统团圆节日文化。
龙溪乡学校此次开展的“我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中,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快乐的节日,给同学们留下美好深刻的回忆。
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校园,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根据有关精神,在我城区小学中学校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现就活动总结如下:
学校透过收集地方中秋习俗、经典诵读、动手制做、板报宣传、中队主题会、中秋慰问、品月饼、赏圆月等丰富资料的形式多样活动方法,让学生更易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过好中秋节,体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帮忙学生了解中秋传统文化。
1、学校透过布置学生自行了解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了解中秋节文化,了解本地中秋节的特色,为教室举行“中秋知识”主题班会做准备。xx实验学校开展了“习俗调查”,“月饼调查”等活动,为在“中秋知识共享,传递中秋思念”主题班队会做准备,收到较好的成效。
2、进行“我们的节日中秋节”国旗下讲话。xx西路学校、xx学校、xx小学等学校书记,利用升旗仪式活动进行主题讲话。
3、板报宣传,让学生多渠道了解中秋传统文化知识。xx西路学校政教处布置各班进行教室黑板报的制作,要让学生们了解节日的来由,该校团支部还制作了一版专题板报;石柱岭小学大队部举行“中秋节话中秋”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让学生在喜迎中秋的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节日文化。
二、帮忙学生过好中秋节。
1、中秋节是人们盼望团圆、思念亲人这情感的寄托节日,是一个以亲情为主干线的节日。石柱岭小学透过给学生布置“给长辈一片孝心、给亲人一份关心”的作业形式,让学生给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问候。学生们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主动说感谢父母的话、练习给亲人发慰问短息、学习发节日祝贺电子邮件等形式,给父母带去了很多惊喜。
2、品月饼、赏圆月,是传统节日的主要资料。部分学校透过班会课,开展师生共享月饼、共谈中秋习俗、共品月饼的香甜等活动来感受中秋节日的快乐。例:xx小学:开展“吃月饼,知中秋,话传统”主题班会课。白沙小学开展“品月”中队会,邀请与该校结对的区直机关青年志愿者们到会共庆佳节。苏圩中学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由于第二天早上7点半按时上课,所以很多老师都提前回校。为了让全体的教职工过一个喜庆祥和的中秋节,增加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学校“举行中秋之夜茶话会”在罗校长的组织下,由学校工会安排开展全体教职工的中秋之夜茶话会。晚上8点钟,皓月之下的操场上,茶话会拉开了序幕。教职工欢聚一堂,一边品月饼赏月,一边交流中秋话题,在欢快的交谈中,到达拉近了同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更有利于和谐校园建立。xx小学结合月亮美丽的传说,举行“我心中的月亮”绘画比赛。
3、赏花灯也是中秋节的一个资料。透过组织学生动手学做制花灯的活动,让学生更有兴趣参加花灯的观赏。xx实验学校组织五六年级的同学制作手工花灯,学生兴高采烈,一派节日的快乐气氛;xx小学作品展示在学校宣传橱窗里,成了校园里一道个性的风景,不时引来学生和父母的观看,也得到城区领导的赞赏。
三、帮忙学生体会、感受传统文化内涵。
开展经典诵读,感受经典文化。部分学校开展讲民俗故事、经典诵读、演小品、唱中秋主题的歌曲等形式来释解传统节日的内涵,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江南路小学开展“月到中秋分外圆”的诗歌朗诵与中秋传说、小故事的表演结合起来的主题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中秋节浓厚的兴趣;xx学校结合该校园文化建设“诵读经典,打造书香诗意校园”的亮点开展“诵古诗,迎中秋”活动,由语文老师带领学生把校园诗书廊上张贴的古诗词选出描述中秋佳节的古诗句,进行大声朗诵。xx小学开展“经典古诗文”书法比赛,以诵读古诗文、书写规范字的形式庆祝中秋节,还从各班选派10名学生参加校级统一进行的经典古诗文书法比赛;福建路小学开展诵读《读唐诗》活动,选派部分学生参加9月8日晚南宁市精神礼貌办在南宁市民族广场举行的“我们的节日中秋——团圆庆佳节,经典诵明月”晚会活动和9月9日下午参加由南宁市精神礼貌办、南宁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我们的节日中秋——中秋诵明月”经典诵读活动。
四、教育学生尊老敬老。
1、城区教育局在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的同时,各校开展慰问退休教师活动。xx小学对该校的16名退休教师逐一走访慰问,给退休教师送去月饼、水果等慰问品;新屋小学领导们带着月饼、水果等节日慰问品,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与他们聊聊家常,感谢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三十八中冒着暴雨和闷热的天气,对十位退休教师,一家一家地上门进行了慰问。xx学校组织学生给老教师送上一束康乃馨;江南路小学安排了9月9日一天时间,对全体退休教师进行集中慰问;xx西路学校、南乡小学、乐贤小学等等也分别对退休教师进行了慰问。他们送去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给他们送去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学校领导、全体教职员工的关心,使他们在精神上感受到群众的温暖,感受到能为教育事业出力是件光荣的事。
2、城区政府四大班子及部门领导,在教师节、中秋节前夕,慰问辖区三十九所小学中学教师、部分退休教师,给全体教职工送上节日祝福。
总结中秋节活动总结篇5
中秋节快到了,孩子们通过商家的宣传和大人的倾诉,感受到了中秋节的喜庆气氛。他们不时会问:“老师,你为什么要过中秋节?”“老师,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吗?”“老师,你知道月饼是怎么做的吗?”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谈论中秋节,我们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1、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和传说。
我们一起收集了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和传说。孩子们大致了解后,老师们以动画课件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加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2、做月饼。
让孩子了解制作月饼的过程,提高动手能力,激发自己制作月饼的兴趣。
1)向父母和长辈学习月饼的制作方法。
2)借助原有经验交流讨论月饼的制作过程。孩子们纷纷发表不同意见,有的说“用面条做月饼”,有的说“加糖”。还有人说:“你得用烤箱或微波炉烤。”。他们制作月饼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没有立即带他们做,而是与孩子们充分讨论,讨论的问题是:“做月饼要先怎样?”“再怎样?”“还需要加那些东西。”
3)孩子们表征月饼制作方案,使他们的活动计划更明确。
4)第一次分组制作月饼
幼儿开始制作了,在做月饼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许多问题“怎样让粘在手上的面掉下来?”“月饼做多大合适?”“需要放多少陷?”带着问题孩子们尝试了第一次制作。当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孩子们甭提多高兴了。但高兴过后,问题又来了,他们发现制作的月饼特别硬,和买来的月饼有所不同。我们又针对如何制作使月饼变软的话题讨论开了。有的说:“要多加油”,有的说“让面软一些”,还有的说“要多加水”。讨论后,我们请来了伙房的张叔叔,请他为小朋友讲讲月饼的配料和制作过程,大家都明白了,做月饼,在和面时要放泡达粉,这样才能使面酥软可口。
5)孩子们的第二次制作。
孩子们在第二次制作时有了一些经验,在和面时记住放上了泡达粉,在亲身感受中切实的了解了面的变软。同时孩子们注意在包馅时多包,这样才好吃。第二次的制作,使孩子们能熟练与同伴合作一起做月饼。
3、月饼的品尝与分享
孩子们在自己品尝的同时,想到了送给亲人尝一尝,想到了送给全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尝一尝,从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4、表达与表现
孩子们将做月饼的情景和感受,用绘画方式表现了出来。在整个制作中,他们从设计到实践记录,从感知到真实体验,不断的获得了有益的生活经验,我想他们会记忆更深。
5、活动反思
在做月饼活动中教师不是教给幼儿怎样做,而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使孩子们在实践尝试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幼儿积极思维,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从中了解了制作的方法,体会劳动的不易,体验劳动的快乐。在送月饼的同时,幼儿学会了关心周围的亲人和同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