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们始终依赖精心设计的教案,教案不仅指导教学,也反映了教师的思考,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春来啦小班教案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春来啦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将纸撕成小碎片。
2、通过撒雪花的活动,培养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
通过撒雪花的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
能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将纸撕成小碎片。
活动准备:
白纸、餐巾纸、挂历纸、小脸盆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撕好的纸屑,引出课题:
1、咦,你们看,这是怎么了啊?
2、你们说的真好,冬天到了,天空中飘起了雪花。
二、教师讲解并示范撕雪花:
1、今天我们要玩一个下雪了游戏,那你们知道雪花是怎么撕的呢?
2、看,我这里有张白纸,要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纸的一端,然后用另一只手把它撕成小碎片,撕完以后放进小脸盆里,我的雪花撕好了。
三、幼儿动手用白纸撕雪花:
1、每个小朋友一张白纸,一个小脸盆。
2、小朋友动手撕雪花,把撕好的雪花放进小脸盆,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四、游戏,下雪了:
1、每位小朋友带上自己撕好的雪花,跟着老师一起把雪花往上抛,玩下雪了游戏。
2、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不要推挤小朋友。
五、幼儿动手用餐巾纸和挂历纸撕雪花:
1、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还想不想玩啊?
2、我这里还有好多餐巾纸和挂历纸,这次我们就用餐巾纸和挂历纸来撕雪花吧。
3、要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纸的一端,然后用另一只手把它撕成小碎片。
4、再一次玩“下雪了”游戏。
六、延伸部分:
1、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很能干,能自己动手撕雪花,你们真棒。
2、游戏结束,我们请叶老师把纸都扫干净,保持地面的整洁。
春来啦小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绿色、亲绿色、种绿色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
2、幼儿以自身的肢体语言体现绿色植物的美,体验快乐的情绪。
3、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参与环保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类绿色植物、绿色背景、绿色地毯,动物家园楼盘。
2、彩色种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1、看看绿色
老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一玩!
老师:啊,这儿的空气真新鲜呀,原来这儿有那么多的'绿色植物!有绿色的……,有绿色的……,让我们在这儿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耍。
2、亲亲绿色
老师:玩得真开心呀,我和小草、小树成了好朋友,我也想变成一棵小草,你想变成小草、小树吗?
小草、小树们一起来跳舞。
3、种种绿色
老师:小草、小树们有点累了,休息一下吧,咦,这儿有一座动物新村,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老师:这只小鸭告诉老师这儿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绿色,那怎么办呢?我们来为它们栽些小树、小草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栽树。
4、结束活动——幼儿和小动物们再见,结束活动。
春来啦小班教案篇3
1、本次的活动,简单,有趣比较吸引小班的孩子,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动作比较笨拙选择本次的活动也考虑到了孩子的年龄特点。
2、滚接球这个游戏孩子比较喜欢,因为小班的孩子对球特别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引导,让孩子对游戏产生兴趣才能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3、游戏中锻炼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滚球的技巧和力度。
4、还有两个人的合作意识,滚过来滚过去,变成小花等等很好玩。
5、我觉得,本次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还可以多样性,变换更多的方式方法会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让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春来啦小班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观察小脚丫,了解脚的结构和作用。
2.练习脚步的各种基本动作,锻炼脚部肌肉。 3.激发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报纸,标靶,布置大森林情景,小椅子16张.
三、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激发兴趣。
教师指导语:今天,我们要到神秘的大森林去旅行,谁愿意和我一起去呢?别着急,我们还得先练练本领,特别是小脚丫的本领。现在,我们把鞋袜脱掉,让小脚丫快快乐乐地玩一玩吧。
2.观察小脚的外形特征,了解脚的作用。
(1)提问:小脚是什么样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幼儿互相观察、讨论)小脚有什么用呢?
(2)小结:脚由脚趾、脚面、脚底、脚跟等部分组成,我们的小脚不仅有走、跑、跳、踢、跨等本领,还会做小脚操呢!
(3)边念儿歌边做小脚操,锻炼脚部肌肉小蜘蛛,走钢丝,(两脚脚尖点地)走来走去真自如,(脚尖点地来回走)掉下来,别着急,(两脚来回摇摆)嘴里咬根保险丝。(两脚脚趾一张一合)小鸭,小鸭,(两脚来回勾脚尖)去捉大虾。(两脚脚趾一张一合)心里痒痒,(一脚脚趾挠另一脚底两下)翘翘尾巴。(两脚轮流勾脚尖)嘴巴一张,(两脚脚趾用力张开)大虾蹦啦!(两脚打开用力翘起)
(3)游戏“碰碰小脚丫”幼儿(师生)之间相互用小脚丫碰碰对方的小脚丫,感受快乐。
3.练习夹报纸走和跳
(1)出示报纸,启发幼儿尝试用脚趾夹住报纸走或跳。幼儿四散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2)情景练习:夹着神奇的魔纸去大森林旅行。提醒幼儿注意:一路上要小心,不能将
魔纸撕破,先绕过“大树”(小椅子),再跳过“陷阱”,走过“独木桥”,看谁先到目的地。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绕过全部障碍,允许能力弱的幼儿选择较为平坦的路径走到目的地。
4.练习用脚撕报纸,锻炼脚部小肌肉
(1)教师示范用脚撕报纸。
(2)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撕报纸,要求:尽量用脚将报纸撕碎,并将撕碎的报纸捡起团紧。
5.游戏“夹纸团跳”
(1)自由练习,尽量投远。 (2)组织比赛,看谁投得远。
6.游戏“砸标靶”
出示标靶,幼儿用石块(纸团)砸。随后,幼儿听音乐舞蹈,庆祝胜利。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尝试用小脚从事各种活动,如用脚画画,用脚捡地上的东西等。
春来啦小班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及其过桥的样子。学念儿歌。
2、初步尝试分角色表演,体验表演活动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幼儿对一些小动物的叫声及走路的样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幻灯课件制作(小白兔、小鸭、小乌龟、小猫过桥的图片及故事情景)
3、动画视频儿歌。
4、场地布置:若干泡沫板拼搭当作独木桥。
5、各种相关动物胸饰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点击幻灯课件
“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房子,这就是小熊的家。今天小熊可高兴了,因为等会儿有许多的小动物要来它家玩,可是,到小熊家必须经过一座小桥,小熊想:它们能过桥吗?瞧!别担心,我们看谁来到桥边了?猜猜
(二)基本部分
1、利用幻灯,引出角色、理解内容、学习儿歌
(1)用猜谜的形式引出小白兔
提问:a:红眼睛、短尾巴、爱吃青菜和萝卜,是谁呀?b:小白兔过桥是怎样的?(幼儿用动作表示蹦蹦跳)师生总结并学说: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2)老师出示小鸭子的图片并生动、形象地演示小鸭子过桥。(边操作图片边叫呷呷呷)
提问:小鸭子是怎样过桥的?(老师动作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示摇摇摇)师生总结并学说:小鸭子过桥摇摇摇。
(3)出示小乌龟,请幼儿说说、做做小乌龟过桥的样子
提问:
这是谁呀?小乌龟是怎样过桥的?(提示语: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快快爬还是慢慢爬?)师生总结并学说:小乌龟过桥慢慢爬。
(4)“喵喵喵”听!谁唱着歌儿来了?谁来了?出示小花猫(幼儿先说,老师后操作)
提问:想一想,小花猫是怎样过桥的?它是声音响响的还是轻轻的?(丰富:静悄悄。脚上有肉垫,走起路来轻轻的,不被小老鼠发现的,悄悄走的)
师生总结并学说和模仿:小花猫过桥静悄悄。
(5)播放课件最后一幅:小动物顺利地过了桥,来到了小熊家,他们一起玩游戏,真开心
2、幼儿完整欣赏儿歌《小动物过桥》,并跟着视频动画边用动作表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后来它们把过桥这件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小动物过桥》,我们来听听、看看。”(两遍)
3、组织幼儿表演游戏。
(1)介绍胸饰,分发,打招呼明确角色。
(2)介绍场地和要求。
(3)组织幼儿分角色依次按照儿歌顺序,表演过桥。
(4)小熊招待小动物,玩“好朋友”歌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动物回家(巩固儿歌,满足表演欲望)
1、“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再见!”师生共同念儿歌,“小动物”按儿歌顺序依次回家。
(四)延伸部分
在语言角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小动物图片及几张画有独木桥的图片,请幼儿选择讲述《小动物过桥》;表演区中提供胸饰、“桥”,玩《小动物过桥》儿歌的表演游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