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是对先进人物和思想写的一种文字材料,在职场生活中,我们都会碰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相当熟知,我们怎样完成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篇1
夜幕下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尽管作业现场异常忙碌,但由于不需要借助灯光,这里一片漆黑,和对面灯火通明的人工码头形成了鲜明对比。
8月31日晚,在“齐鲁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发布仪式现场,随着现场云技术连线将镜头推远,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码头跃然屏幕,令现场观众为之震撼。
这个码头的缔造者,就是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发布仪式现场,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影像资料短片,一段段朴实无华的人物采访对白,是一场精神盛宴,也是一次力量传递!
从1993年世界上首个自动化码头在荷兰诞生以来,自动化码头的主要设施及核心技术都被发达国家垄断。怀揣着一颗“中国心”,“连钢创新团队”从一片荒芜中开辟出全自动化码头的崭新时代,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从一个不起眼的追赶者变成令世人瞩目的领跑者。
要建,就建设最好的码头!团队核心成员周兆君忘不了,团队带头人张连钢在筹建动员会上的讲话。“从那以后,‘最好’两个字,就像一把标尺深深刻在了我们心里。”朝着“最好”的目标,负责码头土建的周兆君,带着大伙儿把堆场混凝土梁面平整度的误差标准,控制在了±2.5mm的范围内,创造了新的行业标准。
要建,就要拼命建,保质量保工期。团队核心成员修方强负责设备选型设计和制造监造,他笑说,自动化码头建设中,团队有“三件套”:手电筒、游标卡尺、直角尺,50多米高的桥吊一天爬好几次,只为确定一个具体尺寸。1300多个日日夜夜,就是这样度过的。
要干,就要争第一,外国人不行的,中国人行。团队核心成员李波说,20xx年3月,自动化码头首轮泊靠,1000多个箱子只用了7个小时就全部装完了。外国船长赞叹:这就是中国速度!“我们用数字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团队的实力。”李波说。
连钢团队,百炼成钢。“要我们这帮人来干什么,就是要解决难题。自动化码头涉及几十个专业和领域,只有大伙儿齐心协力、苦干实干加巧干,才能建成世界上最好的自动化码头。”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党委书记、总经理殷健这样阐释“团魂”。
军功章上,也有你的一半。镜头里,“连钢创新团队”的家人们,一张张面孔闪现,一句句理解支持的表达,让台下观众泪眼朦胧,掌声雷动。
码头副总经理李永翠是团队唯一的女性,为方便与国外专家交流,她曾连续一年多的时间坚持下半夜起来工作。“我进项目组时,女儿才5岁。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却没能好好地陪她,这是一个永远的遗憾。但女儿知道,妈妈心里永远惦记着她。”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连钢创新团队”让“振超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当“连钢创新团队”7名核心成员走上舞台,新时代产业工人杰出代表、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为他们颁奖。“不管是人工码头时代的许振超,还是自动化码头时代的‘连钢创新团队’,港口人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把工作做到极致。”
由于刚刚做完手术,“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没能来到发布现场。通过云连线技术,他的深情剖白让观众动容:“历史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成为未来港口的推门人,我们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拼命加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实现我们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初心和理想。”
征途未有穷期。当殷健代表“连钢创新团队”,在发布台开启“楷模之光”,山东港口青岛港分会场灯光闪烁,也同步点亮了“楷模之光”。“连钢创新团队”成员全体起立,意气风发地喊出“干一流,争第一;科技报国,海洋强国,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口号。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篇2
张桂梅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兴滇人才奖等40多个荣誉称号的获得者,百名孩子口中的妈妈,山区女孩子的一线曙光,她以忘我的精神在华坪教育战线上辛勤奉献22年,用心血和汗水为华坪教育谱写着新篇章。她就是张桂梅。
一、全新办学模式创办免费的女子高中
2008年9月1日,在张桂梅老师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是践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同时也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
二、不忘教育初心用生命办学
办校10年来,3650个日夜身患重症、满身药味、满脸浮肿的张桂梅住在女子高中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托着疲惫的身躯咬牙坚持到晚上12点30分才睡,周而复始,常年如此。
办校10年来,张桂梅每年春节一直坚持家访,亲自走访了1527名学生的家庭,没有在账上报过一分钱。学生来自丽江市四个县的各大山头,家访行程十万多公里。不管山路多么艰险,她从未退缩。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她都要重病一次。张桂梅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病痛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三、打破常规改革创新以信仰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篇3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篇4
“人民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7个人、3支枪、一辆三轮摩托车……1990年,“漳州110”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中建立。当年10月23日,漳州芗城区一名孕妇报警求助,称其要分娩了,可丈夫外出,当地又举目无亲。“漳州110”接警后及时将其送入产房,孕妇顺利生产。
事情虽小,却引发了全队内部大讨论:“警察到底是干什么的?警察的职责是打击犯罪、维护治安。送孕妇之类的事,我们要不要管?”
几天后,那名被救助的孕妇刚出院,就抱着孩子,拿着鸡蛋、红糖来到队里。“‘漳州110’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孕妇的一句话,让讨论有了答案。1990年12月,“漳州110”在原来110报警台的基础上增加“服务”二字,在全国首次发布“人民群众有困难,需要警察帮助的,均可拨打110电话”的公益广告。
“人民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人民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从‘110报警台’到‘110报警服务台’,‘服务’两个字,开启了人民警察职责的新篇章。”漳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林晓东表示。
“‘漳州110’,还是一样好!”相隔11年,两次营救均赢得群众夸赞。2006年5月,超强台风“珍珠”来袭,地处低洼地的芗城区待御新村有数十名群众被积水围困。时任三中队中队长郑瑞钟带领队员逆水前行,“一个不落”将群众救出;2017年6月2日,漳州市3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待御新村再次被积水包围。六中队中队长游文明冒雨蹚水,从齐腰深的积水中,救出一名被困的残疾女孩,队员们连续作战,最终将所有受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建队以来,“漳州110”总计112人次立功受奖,其中一级英模1人、二级英模5人次。42批次500余位民警无一人违纪违法。仅2016年以来,群众就给“漳州110”送来锦旗及感谢信947面(封)。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篇5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出生,辽宁岫岩人,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
心系山区,不忘教育初心。从2001年3月起,张桂梅一边在华坪县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民族中学里不仅女生很少,有的还会时不时从课堂上“消失”,经过多次家访,她终于找到了女孩从课堂上“消失”的原因:“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很多女孩上到中学,就因为经济负担而辍学”,她们中的不少人早早被定下了婚姻,或是在家务农,或是外出务工。于是,张建梅萌生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学校”的想法,于是她开始筹备为这些孩子建一所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的女子高中,让这些贫困家庭的女孩有一个继续深造的机会。
心系女中,牢记教育使命。2008年,在张建梅的努力下,在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建成。办学12年来,张建梅走过长达11万公里的家访,翻过的大山更是不计其数,白天她是校长、晚上她是保安,长时间的高强度劳作,使得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肺气肿、小脑萎缩等/16种疾病纷纷缠上了她,可张桂梅依旧坚守岗位。在2019年的高考中,全校118名毕业生的一本上线率高达40.67%,位居丽江市所有高中排行榜的首位,在12年间先后让1600多名来自大山的女孩走出大山、圆梦大学。
没有家庭、无车无房、一身病痛……张桂梅用“蜡炬成灰泪始干”般的执念,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我们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岗位职责,果敢应对挑战、善于攻坚克难,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埋头苦干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篇6
为了进一步发扬王红旭同志不畏艰险、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精神。学校按照区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了向王红旭同志学习活动。
2021年6月1日,在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面对两名儿童(一人五岁,一人六岁)意外落水,重庆育才小学王红旭老师丢下自己3岁的孩子,奋不顾身跳进长江进行施救。很快水里的异常也引起路边群众的汪意,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帮忙救人。大家通过手牵手的接力方式,成功协助王红旭老师把两名儿童从水中救起,经检查,两名儿童生命都没有大碍,可是王红旭老师因为救起1名女童并将其递给共同施救的同伴,转身继续营救另1名被冲入江中的男童过程中,回游途中体力严重不支,瞬间被卷入江中,不幸罹难,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5岁。
王红旭同志出身教育世家,一家三代均为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他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心关爱学生,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深受学生喜爱。2012年以来带领校田径队取得优异成绩深受学生和同事的好评。王红旭老师一腔赤诚爱党爱教,以生命托举生命、以大我彰显大爱的事迹感人至深。通过对王红旭老师先进事迹的学习,我被王红旭老师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用生命托举生命的大爱精神深深感动着。王红旭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英勇壮举诠释了“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