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位置一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位置一教案篇1
学习目标:
l.知识目标:能准确描述地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三个要素。
2.能力目标:能够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画出简单路线图。
3.情感目标:愿意把自身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他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
教学重点:
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另一个物体作参照物,以和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距离关系。
教学难点:
能够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准备: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如何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二、活动1──记忆游戏
1.活动要求。
a、描述物体位置时,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
b、想一想,你是怎样才干准确描述出物体的位置的?
2.游戏活动汇报。
桌子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说说你是怎样描述的?
3.活动小结。
三、活动2──“我在哪儿”
1.学以致用。用所学方法描述学校所在的位置(小组讨论)
2.分组绘画。
要求:①路线图要简单、明了,能利用我们所学知识。
②相互交流,使你的路线图更准确。
3.活动汇报。
4.活动评价。
四、课堂延伸:卫星定位系统介绍。
和板书:
确定位置
参照物
方向
距离
执教人:李亚楠
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小学
适教年级:四年级
位置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生方向、平移和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提高技能综合能力。
2、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能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并在游戏过程中增长知识,出智慧。
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方向、平移和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方向、平移和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提高技能综合能力。
教具准备
方格纸、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一说。
出示:
(1)(2)
要求:
(1)分别说一说“向()平移()格;
(2)你是怎样观察的?
2、找一找,画一画。
出示:
(1)观察图示,收集信息。
(2)说一说这幅图的”四面八方“。
通过学生回答,复习”四面八方“知识。即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二、游戏活动
1、猜猜我在哪儿。
(1)出示挂图:
(2)游戏方法。
说一说:我把棋子先向东平移2格,再向南平移3格,最后向西平移5格。
移一移:根据以上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移动棋子。
步骤要求:
1)确定方向;
2)数方格;
3)画标示符号。
(3)游戏活动。
让学生2人一组,开始游戏。
要求做到:说一说-移一移-猜一猜。
2、猫抓老鼠。
“猫抓老鼠”数学游戏涉及的知识虽然不多,但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反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里。游戏能放松身心,愉悦心情,游戏也能增长知识,出智慧。
游戏“猫抓老鼠”活动过程:
(1)分组。一般2人一组或4人一组。
(2)学具准备。一组一个棋盘,2个棋子(猫和鼠),一枚硬币。
(3)游戏规则。
两个轮流投掷硬币,分别移动棋子。如果硬币正面朝上,棋子可以平移一格或二格;如果硬币反面朝上,则原地不动。
(4)学生开始游戏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或参与活动。
游戏结束,让学生结合游戏结果说一说,猫究竟有没有必胜的策略。
三、选用作业
小黑板上的作业。
四、作业设计
1、“五星级”对应的练习。
2、口算书对应的练习。
五、板书设计
练习课
1、猜猜我在哪儿。
2、猫抓老鼠。
教学后记
位置一教案篇3
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这样就需要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把学生带回生活中,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介绍同学,通过不同方向的介绍,明确前后的确定与面对的方向有关,为分清左右突破难点,学习左右时采用介绍同学、作游戏解决生活问题等,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与后、左与右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首先确立参照物,再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体会前后,左右的相对性,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准确的区分左和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猜一猜同学的位置。
教师说位置,学生做一做,找一找
二、新授:
(一)学习左右。
1、你能不能不转身,把你周围的同学介绍一下?
(1)出现两种情况:
说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介绍吗?)
说不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怎么介绍?)
(2)比较,两种说法哪种更好?
(3)原来我们可以用左右来介绍两边的同学,这样说真清楚,你也能这样介绍你两边的同学吗?
(4)我们刚才用了哪两个词介绍我们两边的同学的?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板书:左右。
你的哪边是左边?右边呢?
指指你左边是谁?右边呢?
2、做游戏。
跟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指右眼、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腿、(起立)伸右腿、左脚向前一步……
3、练习
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都在左边走呀?
组织学生讨论,像前后那样得到结果:面对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二)、学习前后
向你的朋友介绍你的前后都是谁?
(三)、观察课件,请你向大家介绍你看到景物
学生认识上、下
三、巩固练习
46页试一试。
1、看参照物。
2、说出相对应的前后左右的车。
47页练一练
1、左右的练习。
2、相对性的靠右行走(公共道德)
3、思考题: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前上
左右
后下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平面内前、后掌握较快,对于左右掌握会很慢,在介绍自己的前后左右的同学时,先让他找到自己的右手(写字的手一直举着),学生很快分清左和右。上下是立体的通过楼上与楼下就分清。练习中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就会了。
位置一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页至第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学生背儿歌: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把看到的主要的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物体。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位置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位置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材分析: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准备:座次表、课件、方格纸、地图纸等
教学过程:
1、先玩寻宝的游戏,l学生将“礼物”藏在同学的课桌里,老师来找,同学提供正确的信息,但不能说他的名字、指他的位置等。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说“第几组第几排”,孕伏确定位置的方法。然后老师藏礼物,两个同学比赛“寻宝”,找到礼物后,说说为什么你找得那么快?强调要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要用两个数字:第几组、第几排。
2、让学生介绍班长、学习委员、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3、出示座次表,让学生把自己的姓名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4、出示坐标图,告诉学生: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提问:
1)在这个表格中,横线、竖线各表示什么意思?
2)指名学生上台指出自己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3)学生尝试着在方格纸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5、数对学习
1)你能否简要的用数字来表示你的位
置?老师适时装糊涂:这里的逗号表示什么?那括号又表示什么呢?你们能给这组数字取个名字吗?
6、巩固练习
1)在方格纸上找朋友的位置,并说出数对。
2)把地图填写完整
7、游戏:寻找秘密点。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确定位置(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4、能描叙简单的路线图。
教材分析:
重点: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能描叙简单的路线图。
准备:小方向盘纸、小猴纸片、小鹿纸片、小熊猫纸片
教学过程:
1、出示情境图:
你有什么办法确定大鸣山在大本营的什么方向?
2、探究新知
1)学生看图,收取有用信息。
2)学生用工具测量它们的方向。
3)把学生获取的信息综合起来。
3、完成“试一试”中的第一题。
1)师生按要求共同演示。
2)同桌互相摆、说。
3)全班交流。
4、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5、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
1)同桌互相讨论。
2)意见反馈,相互补充。
8、课堂小结。
7作业布置:练一练的第二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