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能揭示活动中的问题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对活动总结的书写我们可以迅速发现并解决可能导致活动失败的潜在问题,降低风险水平,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社区活动冬至活动总结7篇,感谢您的参阅。
社区活动冬至活动总结篇1
冬至是农历的重要节气,也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探索新知的欲望,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提升,12月22日xx幼儿园以迎冬至为教育契机,开展了快乐迎冬至习俗教育活动。
老师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孩子们了解到冬至的意义和来历,知道冬至这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意味着最寒冷的天气即将到来,还知道了吃饺子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吃饺子是为了以防天冷冻掉耳朵的有趣典故。为让小朋友亲身感受这一传统文化氛围,体验集体生活的温馨,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绘画和手工等制作材料,孩子们搓的搓,捏的捏,画的画,一个个大显身手,忙得不亦乐乎。
活动之后,老师和孩子们把做好的彩塑饺子投放于游戏中,欢乐的气氛洋溢在教室的每个角落,好一个团团圆圆的大家庭。最后伙房阿姨为全园的孩子们准备了丰盛别致的美味饺子,一起感受团圆吃饺子的温馨氛围。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冬至的来历,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共同感受了节日的氛围,还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培养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希望通过这一个个民俗节庆活动的开展,能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不断地传承和发扬。
社区活动冬至活动总结篇2
为迎接传统的冬至佳节,让社区居民感受节日的'浓厚氛围,过上一个温暖的传统节日,12月21日,xx社区联合xx管理点共同开展了“情满社区爱在冬至”主题活动。
上午9点,在xx社区二楼大会议室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xx银行的工作人员贴心的为社区老人准备了银耳红枣汤。老人们一边喝着银耳红枣汤,一边笑着拉着家常,虽然室外寒气袭人,但是活动室内却是温暖四溢,其乐融融。
社区要邀请xx学院医学院的志愿者们为居民们开展了一次急救自救的宣讲活动。宣讲活动以ppt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讲解了日常遇到的擦割伤、烧烫伤、气道梗阻等意外情况的急救知识。
志愿者们还向居民们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及正确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让社区居民了解分类、学会分类、主动分类,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最后志愿者们还热心地为居民朋友提供了便利的量血压服务,使大家更加重视健康问题,及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做到早预防早控制,安享健康快乐生活。
此次活动,进一步弘扬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继承传统习俗,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居民们的业余生活,拉进了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为建设和谐幸福社区增添了一份力量。
社区活动冬至活动总结篇3
冬至大如年,冬至做汤圆、吃汤果一直是老宁波的传统习俗。近日,小港街道各社区纷纷组织志愿者开展冬至搓汤果、送汤团等活动,温馨和睦的邻里关系、浓浓的敬老之情在冬至日燃起了一股股暖意。
枫林社区:冬至汤圆甜 温暖邻里心
12月18日下午,社区走进东岗碶新村,开展“冬至汤圆甜·温暖邻里心”主题活动,将软糯的汤圆送给小区物业、业主,更将温暖与关爱送进每一个人心中。
活动现场,冒着热气的汤锅,白生生的汤圆,以及居民乐呵笑声都将冬日的寒冷驱散,取之代替的是居民、志愿者们彼此互帮、共同制作的红火场面。看着这热热闹闹的大场面,很多路过的居民加入进来,搓汤圆,烧汤圆,送汤圆,品汤圆……每个人都忙的不亦乐乎,笑容代替了冷漠,甜蜜的汤圆馅融化在每个人的心中。“这汤圆真好吃,第一次在小区集体包汤圆,吃汤圆,太有趣了,我们都像一家人!”前来加入制作的业主胡美月阿姨乐呵呵的说道。煮好的汤圆更送进了物业,让辛勤工作的物业人员、保安都品尝了这软糯的汤圆,更象征着社区、物业、业主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
热乎乎汤圆,吃到嘴里更甜至心里,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小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邻里感情,让社区这个温暖大家庭不断壮大,让和谐、温暖之风吹遍辖区。
陈山社区:冬至送温暖 汤果暖人心
宁波老话说“冬至大如年”,我国农历重要的节气——冬至将近,为了让辖区内高龄、独居老人过一个暖心的“小年夜”,12月17日上午,陈山社区组织爱心传统美食制作团志愿者做起了香喷喷的汤果,并趁热送到老年人家中。
志愿者们各个动作麻利,分工明确,揉面、搓条、做成小团子,忙得热火朝天,大家知道是为老年人服务都充满了极大的积极性。社区一到冬至便会做热腾腾、香喷喷的汤果送给老人,今年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家住老年公寓6幢201的刘月香一边揉面一边说:“汤果一般和浆板(酒酿)、番薯煮在一起,为来年讨个好喜头,老年人一定会喜欢的。”
志愿者们把做好的热腾腾汤圆送到老年人家中,老人们接过汤果都乐开了花,纷纷表示十分感谢社区。
社区活动冬至活动总结篇4
在吴地,一直有邑人最重冬至节的说法,老苏州通常将冬至看作是个重大的节日。近期,在玄妙观社区的活动室里,来自祖国南北不同地域的新老苏州人们一同提前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冬至节。
一听到要在社区过冬至节,马阿姨志愿服务队的老阿姨们一早就忙活开了,张罗着买面粉、买肉买菜、制作馅料,计划着要制作冬至团、馄饨等等时令美食。我们苏州人讲究冬至馄饨夏至面,要过一个像样的冬至节,怎么能少得了一碗地地道道的苏式馄饨呢?今天要让新苏州们好好品尝下我们的手艺。
这边来自北方的张阿姨和于燕也没闲着,和面、洗菜、剁肉,技艺娴熟。来自东北的张阿姨说,我们北方啊冬至节也很隆重,就像谚语说的: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的饺子意味着交子,如果吃了饺子就代表着团圆、顺利。馅料的选择和寓意也有直接关系,最常见的韭菜馅包含着久财之意。
于燕一家来自河南,一家三口在苏州已经有7个多年头,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年的冬至都不能回家过。她说他们那边和苏州冬至习俗不一样,他们不吃馄饨,历来也只吃饺子。据传是与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典故有关。
张仲景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奶奶,我也要学包馄饨。于燕7岁的女儿娇娇好奇地喊着。好,过来奶奶教你。罗阿姨耐心地拉过娇娇。先把方方的面皮铺开,放一些馅料,然后从外往里对折,再对折,然后用两个大拇指捏住长方形面皮的两角,往外一圈,把两只角捏在一起就好哉。包好的馄饨要能站起来,像一个个元宝一样。娇娇在罗阿姨的帮助下小手小心翼翼地学得有模有样。旁边一排排诱人的馄饨和饺子,还有社区面点好手齐阿姨特别赶来制作的白切馒头,都等着入锅变成美食。
社区负责人庄谨介绍说,玄妙观社区里的老苏州很多,冬至节的气氛也很浓厚,刚好街道隆重推出冬至大如年的品牌特色活动,社区就想着让新老苏州人一同过一个温暖的冬至节,正好也学习到南北方在这个传统民俗节日的习俗差异。
社区活动冬至活动总结篇5
12月22日是传统节日冬至,冬至到,吃水饺是中国传统习俗。冬至这一天,为了让孩子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丰富孩子生活经验、提升孩子生活情趣,格林幼儿园在冬至这天,举行了冬至包饺子活动。活动邀请家长走进班级,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共同欢度这个中国特色的节日
在包饺子开始之前,老师先给孩子们讲述了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习俗由来,然后,老师又教给孩子们一首冬至到的儿歌,接着认识了包饺子所需要的原材料和用具。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让孩子了解冬至的由来,也给孩子们一个自己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感受一下包饺子的那份快乐。
孩子们对活动充满期待,家长朋友也对活动十二分的支持,纷纷从家里带来了擀面杖、还有彩色面团等。
活动现场,只见有的家长协助小朋友们擀面皮、包饺子!有的孩子们也不闲着,帮着爸爸妈妈们按皮、撒面粉场面温馨感人、其乐融融。
大家瞧瞧,孩子们一个个全副武装、大显身手,忙得不亦乐乎!
每个小朋友的手里都拿着一个小擀面杖,还挺像那么回事。
孩子们有的在擀面皮,有的`在做造型,有的在捏花边,虽然包出来的饺子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从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中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心里是多么开心快乐!
一会功夫,小朋友已经包好了许多,虽然样子不是很美观,但是孩子们都非常兴奋。吃饺子了!一听到声音,孩子们都兴奋的尖叫起来。瞧!一个个跟小馋猫一样,吃得可香了。
社区活动冬至活动总结篇6
冬至临近,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传递爱心。12月x日上午,xx县xx街道联合县个体私营党委、县学雷锋协会及xx物业党支部在xx小区开展“迎冬至、包水饺、送祝福”爱心活动,来自xx等小区的孩子们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为孩子们讲解了冬至的习俗,现场教孩子们调馅儿、擀皮儿、包饺子。孩子们交流着各自的日常故事、相互学习着包饺子技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今天恰逢雷锋诞辰xx周年,活动中,xx县学雷锋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开设宣讲时间,为孩子们讲述了雷锋的故事。随后,xx物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陪同孩子为xx小区的7户老人送去了水饺、水果、围巾、牛奶等礼物,为老人们送去了党委政府的关心及冬日的温暖。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社区老人感动地说:“冬至饺子夏至面,今天社区工作人员和孩子们提前给我们送来了亲自包的饺子,很暖心。”
xx物业的xx表示,“通过这次包饺子活动,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教给孩子们传承文化、传递爱心,让这个冬至节过得有情有义更有爱,让辖区弱势群体切实感受到社区服务的温度。”
今年以来,xx街道始终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聚焦各类民生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一件件的实事、好事中让人民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社区活动冬至活动总结篇7
连日来,市区多个社区开展我们的冬至系列活动团圆的味道甜到了心底里
冬至来临之际,崇川区学田街道果园社区崇福邻里服务处内暖意融融,外国友人与辖区居民一起动手包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南方的一项传统民俗,既代表着团圆,又寓意着添岁。冬至来临之际,市区多个社区一派温馨和睦景象,人们包着汤圆,敞开心扉畅聊,感受中国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
外国友人与居民包汤圆
美国小伙alex是市区一家培训机构的外语老师,对他来说,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是在国外度过的第一个圣诞节。alex没有想到的是,过圣诞节之前,就被邀请参加迎接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冬至的活动。
冬至来临之际,崇川区学田街道果园社区崇福邻里服务处内暖意融融,三位外国友人与辖区居民一起动手包汤圆。王兰芳老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市劳模,今年已88岁高龄,包了这么多年汤圆,与外国友人一起包还是第一次。
alex刚到南通仅一个月,印度小伙莫瀚已来南通12年,通城有名的瑜伽老师。他叫成都,我的老乡,也是一名瑜伽老师。莫瀚用娴熟的汉语介绍另外一名印度友人。莫瀚包汤圆的技巧很出色,alex站在他身旁,虚心地学起来。
果园社区党委书记成蓓介绍,参加活动的辖区居民有空巢老人、老劳模、邻里志愿者等,邀请外国友人一起包汤圆,要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感受在异国他乡团聚的温暖。
抗战老兵品尝健康汤圆
我14周岁就参加新四军,侦察日军据点驻防情况,送出一份重要情报。85周岁的苏坚老人回忆峥嵘岁月仍然记忆犹新。12月17日,崇川区虹桥街道桃坞社区携手街坊青年汇志愿者开展冬至送暖阳主题活动,邀请辖区内的三位抗战老兵一同过节,感受民俗文化。
三位抗战老兵是90周岁的曹文权、85周岁的苏坚和章立功。活动现场,青年汇志愿者特地准备了紫薯和南瓜,将粗粮融入面粉中,这是适合老年人的健康食品。青年汇志愿者与三位抗战老兵一边包汤圆,一边聆听他们的抗战故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青少年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珍爱和平。桃坞社区党委副书记季萍说,举办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抗战老兵们品尝了健康汤圆,也很高兴,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街坊四邻欢聚齐搓汤圆
冬至来临之际,崇川区学田街道千禧园社区在和畅街坊举办温馨冬至 爱在幸福里主题活动。辖区街坊四邻、侨眷、新市民代表30余人围着一张大桌子热热闹闹地搓起了汤圆。
搓汤圆不算难,搓得好也不容易。和爱邻里居民陆丕珍大妈是搓汤圆的高手,她在现场教年轻人搓汤圆,双手一起搓,动作一定要轻,不然汤圆会碎的。新市民80后小张跟着陆大妈学,很快就学会了。
看着大伙儿搓汤圆的温馨场景,千禧园社区党委书记倪燕欣喜不已,举办这次活动是为了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使辖区的凝聚力不断提升,邻里关系更融洽。半小时后,一锅热腾腾的汤圆出锅了,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为辖区独居老人打包送过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