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演讲有水平,就不得不反复揣摩你的演讲稿,其实写演讲稿的过程也是我们换位思考的过程,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高考后演讲稿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高考后演讲稿篇1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祝福高三》。
回首往昔,江中学子不畏艰辛,寒窗苦读。你们阅寒来暑往,品喜怒哀乐,沐风霜雪雨。晨晖中,传来你们的琅琅书声;课堂上,透出你们专注的眼神;操场上,留住你们的活跃身影;灯光下,刻印了你们的努力耕耘。三年来,江中的点点滴滴,磨砺和浸润了江中学子,它赋予我们高三学生的是勇气,一种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是信心,一种敢于面对种种考验的信心。
十二年寒窗苦读,沉淀了你们知识的底蕴;挑灯夜战,使你们远征的行囊载满学识。如今,冲锋的号角已在耳边响起,波澜壮阔的画卷已在眼前铺展。二十天后,我们高三学子将进入人生的一次巨大考验。
高考,像一次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中经过多少个日夜颠簸,即将到达胜利的彼岸;高考像一次登山,虽然山路崎岖,但顶峰在望;高考是完美的句号,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请你们相信:荆棘尽头,便是通向美好未来的关口;风雨之后,定会迎来灿烂的阳光。你们深厚的积累将爆发出绚丽的光彩;你们良好的心态将为你开启成功的大门。
作为一名高三老师,我深感责任在肩,不容一刻松懈。但是,我愿意同所有高三老师一起,克服一切困难,为你们的高考加油鼓劲,为你们的远行保驾护航。
六月,栀子花开的时节,这个充斥着斑驳梦想和灿烂希望的时节正大步向你们走来。如火一般的六月属于你们,请带上我们老师最真诚的祝福,一路披荆斩棘,挥洒青春与汗水,做你生命中的真心英雄!
高考后演讲稿篇2
各位老师,同学:
你们好!
很高兴能够获得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做为一个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在这里,我将表露自己的心声。
我行!我一定行!这是青春的号角,嘹亮的高音。而我,曾几度的徬徨,几许灰心与苦丧,几番沟壑纵横,潮落。无数次,失败将我击倒,泪水把心灵涤荡,意志力也似乎被压跨到最后的防线。我甚至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在迷雾般的天地里陷入低谷。
不知你是否曾经跟我一样,面对着一大堆试卷、试题头痛不已;不知你是否像我一样在双休日的早晨为了“是多背几个单词还是多睡五分钟”而斗争很久;不知你是否像我一样只因多看了一会儿电视就被父母教育了很久,也许你也跟我一样为了高考而拼命抑自己的欲望与个性。
是啊!我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高三学生,我没有一技之长,不会弹琴不会下棋,更不会吟与作画,我只会为了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喜忧,可是,世上不过只有一个天才贝多芬,也只有一个神童莫扎特,更多人是通过努力与毅力化平淡为辉煌。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明媚的理想。可是有人说:“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却还在床上。”人不能在梦幻式的理想中生活,在一个如此多梦的季节里,朋友们,请像我一样,不要彷徨,更不要被失败击倒,请相信自己,我能行!最后的战役还没有分也胜负,我们没有权力气馁。更何况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够创造怎样的天地,或许你能够强到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请相信自己,我一定行!
我深信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请坚信,一切的阴霾都将消散,因为这个春季是希望之春,胜利之春。走过迷茫,走过彷徨,充满自信,越发坚强。用快乐迎接高考,用沉着的心态对待学习,用平和的心态看待成绩,用无畏的心态去面对坎坷和荆棘。请相信自己,我一定行!
我行!我的地盘我做主。潇洒的个性,自信的头颅,衬托出我们的张扬。年轻无极限,我年轻我就行!
我行!只因我有自信,有激-情。用自信做帆,用激-情做桨,驶进青春的激流,去寻找我的理想。
我行!只因我坚信浪再大,在般底下,山再高,在脚底下。在这艰苦的求学生涯中,我要抒写自己的灿烂难忘的人生。而这一切皆源自于一句:“我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高考后演讲稿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
在这个距离高考还有200天的庄严时刻,能够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我感到无比荣幸!高三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满怀无限的憧憬与梦想,在这追梦的道路上,我们是你们忠实的朋友。
有人说高一是一杯牛奶,既鲜美又纯真;高二是一杯可乐,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同学们,在你踏入高三的那一刻起,你已经不再有高一的新鲜和纯真,也少了高二的叛逆与张扬,更多了几份拼搏的激情,多了对未来的理性思考。因为在你身上,汇聚了老师更多的目光,倾注了家长更多的心血,你的肩上承载着更多的希望与责任。如果把人的一生看作是一盘棋的话,决定结局的其实只有关键的几步,那么高三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会决定你的命运,至少也会影响你的一生。有人说高三是一杯咖啡,当你问别人它是什么味道时,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你相同的答案:很苦,但为什么全世界的人却都喜欢这苦味的咖啡呢?其实,苦味只是人们的第一感觉,只说对了一半。如果经过调味师的调理,细细品味,你才会发现它更加奇妙的另一面,尝到它气香味美的本色。所以说高三是一杯咖啡,但不全是苦味。
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十年,今将试锋芒!
我们要相信:最困难之日,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时。我们要忘记昨天的光荣和遗憾,让冲刺的每一天都成为此生刻骨铭心的纪念日!不放过每一点疏漏,不放弃每一分希望,无悔无愧的过好接下来的每一天,这,便是我们要做的!
同学们,想要和得到之间只有两个字的距离,那就是做到;
同学们,一路拼搏,只为了不再后悔!
同学们,为了父母期待的眼神,为了老师信任的目光,更为了证明我们不是懦夫,拼吧!
豪言壮语,我们无须再说;为理想打拼,我们不能不做。让我们燃烧,让光荣的火炬点燃梦想;让我们搏击,让腾空的希望展翅飞翔。让幸福挂满父母的脸庞,让微笑镌刻在老师的心上,让雄心和智慧在六月闪光,让心中的梦想在六月张开翅膀!我们信心百倍、备战高考!我们激情澎湃,决战六月。我们顽强拼搏,为实现青春的梦想;我们团结奋进,为共铸母校的辉煌!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一三届全体学子向老师们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并真诚的希望我们在九十一天后的高考中,功不唐捐,金榜题名!
谢谢大家!
高考后演讲稿篇4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只有54天就要高考了,可以说,现在高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这50来天的时间是最关键的同时也是同学们最容易松懈的时候。各位高三的同学们,想必大多数都怀着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畏惧。同学们,不要着急,且听听老师对于高考的虽谈不上哲理但却肺腑之言,以期能鼓舞大家的土气,激励大家的斗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很高兴能再次充满勇气站在这个舞台,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把握激情、冲刺胜利》。请同学们记住三句话:一、选择奋斗;二、磨练意志;三、矛盾中发展能力。
一、选择奋斗
高三,只是整个高中阶段中一个特别的阶段。请大家相信,高考,并不是我们无可奈何的应付,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总结那些已取得成功的高三学生的经验,我们会发现,他们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能以最佳的状态迈向考场。既然我们选择了自强不息的奋斗之路,那么高三的奋斗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应该像那些让我们感到骄傲的师兄师姐们那样,勇敢地面对高三、面对高考、面对人生。其实:“奋斗,又岂只在高三!”
二、磨练意志
既然是奋斗,是拼搏,就必然会有艰苦。正如七中高三学生所言:“高三,较以往少了些闲情逸致多了些紧张忙碌,少了些轻松愉快多了些苦苦思索。”‘苦’,并非我们所追求的生活,但它是需要实现某种理想,达到某种目的时付出的代价。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高三的艰苦不仅是一种代价,更是磨练我们意志的机会。
三、矛盾中发展能力
高三学习生活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将面临更多的错综复杂的矛盾。高三的矛盾是不可回避的,如:教师复习计划与自己复习计划之间的关系;自己的系统复习与对付考试之间的关系;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自己的主动学习之间的关系……这些众多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变成真正的矛盾。
要处理好这些矛盾,就得坚持思考,就得寻求老师的指导,就得经常对自己做出科学的调整。这些不仅是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是在培养自己整个的综合能力,甚至提升自己的人格素养。
总之,高三我们将不可回避的面临艰苦面临矛盾。如果我们勇敢的面对它们。将它们当作我们成才过程中的一种契机——意志力增强的契机、自学能力培养的契机、智力能力发展的契机……,那么我们在高三整个奋斗过程中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成功,而是综合素质、人格塑造上的全面成功。最后祝愿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更祝愿我们的高三学子们六月折桂、金榜题名。
高考后演讲稿篇5
光阴飞逝,时光荏苒,匆匆间进入高三已有半年。再有一百天,你们就直面高考。不论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论在学习状态还是没在学习状态,高考都在悄悄地逼近你。所有真正体悟过高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高三真好。一位拚过高三而终于跨入理想大学的学子在他一篇《梦回高三》的文章中深情地写到:惟有大苦,方能大乐,高三乃是大苦与大乐的最佳结合,高三促进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无论是身体,是思想,都有了一个飞越,失去了高三,生命就失去了一份成熟,而把握住了高三,就把握住了整个的人生。他在文章中用一副对联诗情画意地勾勒出了他高三的大苦大乐:何物动人,六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这是一种经过激流险滩后的豪迈,是一种过来人的彻悟。因此,一个成功的高三,一个一百次摔倒一百零一次爬起来的高三,着实让人回味,让人向往,让人热血沸腾。
下面谈几点对高三的认识:
一、高三,首先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什么是高三精神?在以往高三各班的教室内,都曾挂着一张标语,上面写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信心,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这是学校历届高三精神的真实写照。不可想像,一个没有理想,没有志气的人,会有
所作为;一个没有强大动力作支撑的人,能谈得上吃苦,而且还是特别;一个没有坚韧意志品质的人,能在人生极处是精神的拚杀中达到成功的彼岸,体会到苦中之乐的人生真味。因此,以咬定青山之志,鼓足信念的风帆,以饱满的精神,以激昂的斗志,以强烈的投入拚杀的渴望,以刻不容缓、只争朝夕的锐气,面对高三,是领导和老师们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
二、高三是信念下的执着与顽强。高三,免不了许多的考试,免不了许多的挫折与失败。当成绩不如别人而想到前景叵测,当苦苦拚过一段后考试成绩依旧,当看到父母脸上的担忧与关注,许多人都会感到焦虑、浮躁,对自己的信心与能力产生怀疑,甚至选择放弃,自己扳倒自己。
一名学生苦心撰写一篇小说,请作家点评,作家正患眼疾,学生便将作品读给作家,读到最后一个字,学生停了下来,作家问:结束了?听语气似乎意犹未尽,渴望下文。这一追问,煽起学生无比激情,立刻灵感喷发,马上接续道:没有啊,下面更精彩。他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构思叙述下去。到一个段落,作家又似难以割舍地问:结束了吗?小说一定摄魂勾魄,叫人欲罢不能。学生更兴奋,更富于创作激情。他不可遏制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续。最后,电话铃响起,打断了学生的思绪。电话找作家,急事。作家匆匆出门。那么没读完的小说呢?作家莞尔: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该结束。何必画蛇添足、狗尾续貂?该停则止,看来你还没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决断是当作家的根本。否则拖泥带水,如何打动读者?学生追悔莫及,自认不是当作家的料。很久以后,这年轻人遇到另一位作家,羞愧地谈及往事,谁知作家惊呼:你的反应如此迅捷,思维如此敏锐,编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强盛,这些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呀。可惜,这位年轻人的热情在第一位作家前碰到挫折后,习惯地选择了放弃,与成功无缘。
再给大家说一个相反的事例。帖木儿皇帝在敌人紧紧追赶时,不得不躲进了一间坍塌的破屋。就在他为处境与前途陷入困惑和深思时,他看见一只蚂蚁吃力地背负着一粒玉米向前爬行。蚂蚁重复了69次,每一次都是在一个突出的地方连着玉米一起摔下来,它总是翻不过这个坎。哦,到了第70次它终于成功了。这只蚂蚁的所作所为极大地鼓舞了这位处于彷徨中的英雄,使他开始对未来胜利充满希望。
面对挫折,选择放弃还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行,取决于你对成功的向往,取决于你的执着与顽强的意志品质。这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有勇气剔除习惯中一切的不和谐音符。
泰国正大集团老板年事已高决定退休,准备在自己的三个儿子中选一个作接班人。他想来想去,觉得二儿子最合适,从学识、为人、才干。于是有一天他把二儿子找来,准备和他好好谈谈。一开始他表示了对二儿子的欣赏和信任。但老人说他惟一的忧虑是二儿子抽烟的习惯。因为根据他的经验,一般抽烟的人到45年开始健康就会走下坡路,而此时正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事业走上坡路的时候。如果这时有问题,自然难当重任。另外还有一个顾虑,说时他目光严肃地盯着儿子: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连抽烟这种不良习惯都不能克服,那他怎么能胜任我所托付的重任呢?烟瘾很大的儿子一直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手里正点着一支烟,当他听完老父亲最后一句话后,内心强烈地受到震动,他仿佛觉得从这一刻开始,自己必须有所决心,并立即付诸行动。于是他一语不发,把手中的烟在烟灰缸里一掐,从那一刻开始,他再没有吸过一支烟。平庸与伟大往往只是在一念之间,而这一念往往要有非凡的意志努力。
有人说: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三、高三意味着科学与高效。高考需要每位同学有理性的头脑,有科学高效的学习谋略。只有科学的,才能是高效的;只有是理性的,才能是准确的。我们的手头有许多成功者的经验,但模仿一个成功者的全部,未必会成为另一个成功者。借鉴别人的经验,规划好自己的高三,体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体现科学与高效,才是好的学习策略。中国科学院首届十大女杰之一的胡志红认为她的成功得益于一本书:书中讲一位前苏联生物学家几十年如一日非常严谨地生活,把每天要做的事和做过的事都很完整地记下来。充实而宁静的每一天铸就了生物学家、当然还有胡志红的成功。这实际上就是常说的计划。很多的同学都体验过计划带来的高效。在即将进入高三攻坚阶段之际,再一次向同学们推荐它。我国生产台球桌最大的公司老总,号称台球大王的甘连舫谈他的经营之道时说过一句话:人不怕自己腿瘸,就怕腿瘸还不会用拐。
我们村子有三个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他们是98年毕业的。那年腊月二十七放寒假,,他们决定:在假期的七、八天里,不改变在学校的学习计划,包括早5:30起床,跑步,早读,直到熄灯。他们基本上做到了。六个月后,那几个同学在当年的高考中全部过线。98年的春节晚会上有一首很好听的歌《常回家看看》,他们中有的到开学竟然不知道那是从春节晚会上开始流行的。后来我们在相互的书信往来中谈到:回家看看的前提是离开了家,在离开家的一段距离之外找到了成功,成就了人生与事业。如果前半生除了上高中离家这几里地之外,就再也没有出去过,就永远不会体会到什么叫回家,永远不会有这种绵绵的人生意境。高考恰恰是同学们离家的最好跳板。后来,我与他们中间的一位相见,他说:春节早上5:50,在淡淡的晨曦里,在四周村庄连绵不绝的炮竹声中,跑在家乡的小路上,突然有一种感觉,感觉一瞬间战胜了自己,成功就在前方的伸手可及处,心中原有的忧虑与自卑一扫而空,代之的是阳光灿烂,四周是那样的迷人和美好。体悟人生,战胜自我,各人可能有不同的机缘。严格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可能是这位学生的初衷,但期间的人生感悟,则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这样的春节,必将深藏于他一生的记忆之中,成为一种宝贵的人生体验与财富。规划高三,也许很容易,关键在于不论风清日淡,还是电闪雷鸣;不论是坎坎坷坷,还是一马平川,都能坚韧不拨、始终如一地执行它。坚持就是科学,坚持就是高效。
四、高三要打有准备之仗。机会只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做好充分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即把心态调整好,把知识的基础打得更扎实,是当务之急。目前的一轮复习,成绩自然有好有差,但请大家不要自暴自弃。这半年中,机会等在每个人的门前,自暴自弃,认为己不如人,还为时太早,把成绩拿上去,战胜高考,其实只是需要一点点勇气。
有一位法国记者,叫马维尔,去采访林肯,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想过废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早在那时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有签署它。请问,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给您,让您成就英名。林肯说:可能有这个意识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仅是一点点的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马维尔还未再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他一直没有弄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林肯去世50周年后,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林肯在信中谈了幼年时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我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座小小的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给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的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像之中。读到这封信的时候,马维尔已是76岁的老人,就在这一年,他决心学习汉语。据说3年后的1917年,他在广州采访,是以流利的汉语和孙中山对话的。所谓心理上的准备,就是在这几十天里,建立自信,相信自己能行,在这个大的前提下,规划高三。正如林肯说的:只需一点点的勇气。
高三是紧张的,也是让人向往的;高三是艰苦的,也是收获的。无怨无悔的拚过一次,也许是人生最难得的财富。最后把汪国真的一段话送给同学们。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而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同学们,但愿我们在若干年后,再次回忆起高三的时候,能都说:高三真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