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笔 >心得体会

当记者的心得体会参考5篇

为了确保心得体会的价值,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梳理好个人感受,相信大家一定都经常接触到心得这一类文体,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当记者的心得体会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当记者的心得体会参考5篇

当记者的心得体会篇1

记者是什么?有人说,记者是份体面的工作,是种权利,是无冕之王,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等等。

记者是什么?做记者12年来,我一直努力地在寻找一个确切的答案。

记者是什么?我想,记者意味着关爱。我手头是刚刚出版的《新闻人》,封面上有张特殊的照片,头发蓬乱、眉头紧锁的我抱着一个昏迷着的小女孩冲向新闻110的采访车。小女孩叫刘芳,来自重庆,才11岁,不慎从屋顶摔下来,造成颅内巨大血肿,随时会夺走她稚嫩的生命。今年8月4日,刘明文抱着昏迷着的女儿从濮院赶到曙光医院救治,但医院要1万元手术费。这名重庆打工者哭着把女儿抱了出来,他口袋里只有300块钱。但当我闻讯后赶到现场时,父女俩已乘公交车走了,如果追不到女孩,意味着如花般生命的凋谢。新闻110采访车飞驶到洪合镇时,才把父女俩追回。一路上,我与市中医院联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成功地进行了手术。

禾城,留住了一条年轻的生命,文章见报后的当天下午3时多,市委副书记寿剑刚托人送来了1000元个人捐款,这是刘芳收到的第一笔捐款。我被浓浓的爱意感动着,知道刘芳有救了。很快,所有的手术费用都筹齐了。感谢摄影记者在我不经意间定格了这个画面,我时常揣摩着这张照片,心头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为了我简单的举动所能得到的社会回应,为了我们这座城市给予一名重庆女孩的爱心,为了枯萎的花朵重新吐出生命花蕾。

记者是什么?我想,记者意味着一种责任。我手里这把剃头刀,在3年前差点结束了一名女孩的生命。__年11月的一天,这名经受感情挫折的广西女孩打来电话,说我要自杀,割腕的刀片都准备好了。我一直开导到深夜,最后,这名女孩把刀片给了我,笑着说,我要勇敢地活下去。3年过去了,这把剃头刀一直藏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它时时提醒我,我是一名记者,我对于社会责无旁贷。

记者是什么?记者意味着付出。一部手机带在边上,24小时开通,随时应对突发性新闻,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暴雨如注,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午夜暖暖的被窝里,这就是所有新闻110记者的工作状态。为了这个嘉兴日报社的名牌栏目,我们一直在努力着。三班倒的妻子已习惯于把饭菜冷了又热而不见我回家,甚至陪她逛一次街都会让她乐上好几天。我的宝宝还很小,__年7月,我接手新闻110工作时,她只在妈妈肚子里孕育了5个月。我记得宝宝出生五六个月时,开始显现对于新闻110手机的铃声音乐特别敏感,无论在喝奶或是哭闹,只要新闻110手机一响,小家伙马上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摇头晃脑,一副陶醉的样子。我不得其解,还是妻子一语道破,宝宝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听惯了这种音乐,一个晚上起码十几次,这手机铃声成了宝宝最初的胎教。

记者是什么?我们都一直努力地寻找着答案,但真的给不出确切的答案。因为,我们记者之路还在延伸,记者的内涵还在丰富,还有待你我继续努力。

“我赫裸裸地来到这个世上/一步步,一步步/蹒跚地走/与墓地间的距离便是生命。”这是我学生时代写的一段诗句。我想,若干年后回首生命旅程,我看到了很多风景,我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我无愧于记者的称谓,所以,我是满足的`,我是快乐的,我是无悔的。

当记者的心得体会篇2

如今大二的我,错过了去年记者团的招新,有些遗憾,没能早些加入其中,锻炼自己。不过,机会还是有的。今年我很荣幸能通过一次次的筛选,加入到大学生记者团的队伍之中,并开始日常工作。在这几次的工作中,我感觉我学到了一些更真实的道理,一些我们常挂在嘴边,却从未引起心灵撞击的道理。

首先,在听过屈老师的讲座后,我对自己的工作定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文字编辑、摄影记者、工作助理,虽然在我们面试时被考查过自己对所应聘岗位的认识了解,但我发现其实,我们都一样,都一样要做好文字编辑、摄影记者、工作记者的相应工作。我们的工作任务没有明显的界限。写稿、拍照、做老师的助理,这些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新成员应该做的事。不要说,我应聘的文字记者就不用拍照片、打扫卫生;摄影记者就不用整理资料、写稿子;工作助理只干杂活就可以。我们,既然如愿进入大学生记者团,就应该放空自己,从零开始,学习各方面知识,而不是仅仅为了某一个职位而做事。

随后,我开始了第一次的值班。由于内心对这份工作的敬畏,我去的都很早。站在走廊中,望着办公室的门,我心里有些欣喜。毕竟,马上就可以行动起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真正的开始锻炼自己的能力。终于,快八点时,聂老师来上班,开了办公室的门。我们几个新成员们一进去就赶紧按照之前学姐交代的流程忙了起来:开窗、开饮水机、擦桌子、扫地、拖地……虽说,任务很普通,但能干些实事,我心里还是万分高兴的。总之,简单的杂活,让我真正开始了在记者团的工作之路。活虽简单,但做好就不一定简单了。毕竟,细节决定成败。能把活做细致、做的有效率才是我应该努力的目标。

幸运的是在第二次值班时,碰巧学校有个会议召开,老师让我拿着相机,去拍些会议照片,我感觉自己从中收获不少。因为,我们专业曾学过摄影。拿着单反相机,顿时倍感亲切,我也很兴奋。所召开的会议是关于辛亥革命的报告会。我按照老师交代的,去拍了一些特定内容的照片。之后,我才知道,一个会议的新闻照要拍哪几个地方,怎样用照片宣传活动。而这是我们摄影课所从未涉及到的知识。实战演习确实让人感受到自己真正的水平。当看到拍的那张情景很虚的照片,我很自惭,觉得愧对这一学期的摄影学习了。我要努力的地方确实还有很多。

当记者的心得体会篇3

怎样的记者才能够被称为好记者?这个听起来简单的问题,我在《媒介素养》与《新闻学概论》的课程学习中看着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好像得到了似懂非懂的回答,但是直到观看《好记者讲好故事》这一节目后,我才对“好记者”这一名词有了更进一步、更清楚的了解与感悟:好记者,不是名利双收、荣耀满身,而是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传递每一个“沉甸甸”的故事。

?好记者讲好故事》这一节目,利用荧幕的方式,让优秀的记者们在观众面前分享他们记录的新闻,历经的故事。尽管每一个故事看似都很平凡,但是就是这些普通的故事,其背后自有万钧之力,传送着满满的能量。

令我最受感触的是记者郑晋鸣分享的“开山岛守岛英雄王继才”的故事。他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去讲述着这一个用32年去守护祖国岛的男人的故事,传递着这个憨厚男人忠诚坚定的精神。“世上的路,总被诗人写作山高水长;世上的人,总被追问要过怎样的一生。”郑晋鸣在讲述老王用11680天去恪守忠诚的故事后不禁发问。一个记者或许会花费自己大半辈子离家万里,在外奔波,行走在别人的家庭与生活中,这样的一生值得吗?

老王的故事、老王的精神和我们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为了心中的那盏灯,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好了。好记者讲好故事,传递正能量,郑晋鸣肩负着自己的职责和本分,身怀忠诚和担当,行走于天下而默默记录故事、传播能量。他是好记者,尽他的努力让观众了解背后的故事,感受那些向上的正能量。

好记者应当把党的“48字职责使命”时刻牢记,坚持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站在镜头前分享的记者们,有的体验着媒体行业的转型升级,有的亲历了港珠澳大桥的时代建设奇迹,有的“穿梭”在危险战地之中,有的深入平凡群众的日常生活……他们,给观众带来的是不一样的中国故事,却有着同样震撼。他们,将那些感动他们的故事与能量分享来拨动我们的心弦。

这样的记者们,走进别人的生活,再来影响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前行指引着。好记者们的存在,让这个社会行进多了一束光。作为后起之秀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将每一个“沉甸甸”的故事讲述,将每一份满满的能量传递,让这个社会更加光亮。

当记者的心得体会篇4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一年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在这短暂的一年中,由于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我_完成了自已的本职工作。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完成任务,我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宏观意识,要胸怀大局,了解党和政府工作中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善于透过事物现象预见其本质和未来,从而挖掘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题材。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已的各项素养。为了提高政治素质,我要求自已做到: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认为,记者讲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要做到正确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重视政治理论学习。记者心理素质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些心理素质是成为一名记者的必备条件。所以,我始终不忘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摄像记者,光有较强的政治和心理素质还远远不够,更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于是,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寻找各种与业务有关的资料,如《新闻学理论》、《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等专业书籍,并不断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坚持每天认真观看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边学边实践,使自已学到的每一点先进技术都落到实处。

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我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实,讲真话,主持正义,坚持真理;报道内容健康,有益社会进步;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等。

二、敢于吃苦,勇于实践。

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了解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的,记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同样一个新闻题材,有的记者拍得有声有色,有的记者却拍的枯燥乏味,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实践出真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影响面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新闻作品,都是作者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素材,进行了艰苦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分析才完成的。因此,我要求自已做到“三勤”、“两不怕”,即“脑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对得到的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到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为止。

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们台管理机制的改善,改变了我台以往等新闻、派新闻的被动局面,给所有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平等竞争、平等提高的良好机会。今年八月份,我代表镇妇联参加了市妇联、市建设局联合举办的“建设杯学长霞做时代女性”演讲比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我镇和台里争得了荣誉。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通过学任长霞,我认识到只有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才能做一名称职的记者,任长霞精神不仅作为一句口号,更作为一种信念渗透到我的头脑中,所以今年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

当记者的心得体会篇5

今天,中宣部、中国记协组织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优秀演讲人来苏开展巡讲活动,1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工作者分享了多年新闻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

为什么一位战功赫赫的老英雄,只字不提自己曾经多次参加战役、获得特等军功,深藏功名64年?全国首先报道张富清老人先进事迹的《楚天都市报》记者胡成,在演讲台上,将采访张富清老人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200多名现场观众无不动容。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都市报》记者胡成回忆,他们去到陕西蒲城县永丰镇,那是老英雄当年浴血沙场的地方,5000多名烈士安葬在那里,然而地面上仅留下了30多个年轻的名字,也就是说,99%以上的烈士都成为了共和国的无名英雄。胡成告诉记者,通过这样的故事,自己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老英雄深藏功名、守口如瓶。

苏州高新区新闻中心报道部副主任施为也表示,即便身患白内障,张富清在医院里做手术时也不肯用稍微昂贵的人工晶状体,这让她看到了老共产党员身上质朴的初心。

记者们的讲述中,有多年来坚持自主独立,在奥运舞台上创造人机共舞这一“世界之最”的中国机器人专家,有丈夫因公牺牲,却瞒着孩子10年的坚韧军嫂……一个个关于信仰、真情与力量的故事,让观众为之动容、与之共鸣。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姜超楠认为,作为记者,只有走得足够远、扎得足够深,才能挖掘出有温度、有力量的故事,传播给更多的观众,给观众以力量。

昨今两天,巡讲团成员还来到苏州广电总台、园区规划展示馆、苏州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当主席的演讲稿优秀5篇

当领班的演讲稿模板5篇

当幼师的演讲稿通用5篇

当助教的申请书5篇

当领班的演讲稿精选5篇

当老师感悟心得体会5篇

新闻记者考核个人总结7篇

编辑记者2023工作总结8篇

青年当有为心得体会5篇

大学生当志愿者心得体会最新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837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