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的撰写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总结电影中的亮点和感悟,想要写出让读者产生共鸣的观后感,我们就要认真看影片,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夺冠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夺冠观后感篇1
中国女排曾夺得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创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后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中国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获得冠军奖杯的队伍。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当代“女排精神”可概括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自强不息。
“女排精神”的关键人物当数“铁榔头郎平。”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女排和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仅是赢得冠军,更是知道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郎平这样鼓励她的“战士”。
30多年来,中国女排就是以这样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就算状态处于低谷,就算实力不占上风,但她们咬牙坚持,绝不后退。正是在高峰与波谷的颠簸中,在赞美与质疑的嘈杂中,在胜利与失败的摔打中,在诱惑与谩骂的交替中,中国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动摇,把所有的困难照单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为动力,任惊涛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态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
其实我是个怕困难的女生,“女排精神”对我有很大的鼓舞,今后我要把女排的这种精神用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中碰到难题,不要退缩,要开动脑筋,寻求答案。生活中碰到困难不要马上向大人求助,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做个迎难而上,积极立志的女生,加油!
夺冠观后感篇2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题记
在上周五的晚上我和爸妈一起去看了《夺冠》这部影片,这部影片主要是想传达一种精神——女排精神。
本影片讲述了女排姑娘的成长之路,女排队员们队服被汗水浸透、手掌上扎满了木屑、膝盖被摔得血肉模糊,甚至一位队员的膝盖软骨都被磨没了,魔鬼般的训练是千百万次上亿做不停的反复几个动作,当时女排主教练说:“下意识怎么来的?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是千百万次上亿次的不断重复的训练。”这种百折不挠的拼劲儿,正是女排的精神所在。当看到这一幕时,我的眼泪从我眼角里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再看看我,为了在体育考试中获得一个好的.成绩,爸爸要求我每天晚上睡前做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抱头深蹲,100个跳绳,我以腿疼为由不想再练下去了,甚至与爸爸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今天再回过头来看这件事,发现那天是因为我写作业写得太晚,产生了一股怕苦怕累的思想,我为我那天所作所为而感到惭愧,几滴悔恨的眼泪掉了下来。
夺冠观后感篇3
期待已久的《夺冠》正式上映了,学校组织全体教师集体观看,中国女排在陈可辛导演的镜头下,鲜活生动,一下子将我们带回到中国女排赛场拼搏的现场,回顾这一段的历程,中国女排发扬不怕吃苦,永不言败,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女排奋斗史歌。同时,女排精神又一次得到国人的巨大关注,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就成了女排精神的代名词以朗平为主教练的新一代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时隔12年又取得奥会冠年,再次将女排精神展示給世界。从38年前的首次夺冠,到本次再次带领队员们再度卫冕,纵然浑身伤痛,但做什么事情都得拼尽全カ。
在面对东道主日本,强力的对手时,中国女排们迎难而上,克服压力,最后取得胜利。激动的热泪盈眶。
夺冠观后感篇4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她们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她们的这种精神,给予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国务院以及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和全国妇联号召全国人民向女排学习。从此,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家喻户晓,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为中华民族的腾飞顽强拼搏。
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女排人,身体力行地传承着“女排精神”。正因为这种精神的薪火相传,让大家敢于期待来年在东京奥运会的女排赛场上,再次迎来升国旗、奏国歌的荣誉时刻。
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郎平看来,中国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难赢,也竭尽全力。昨天,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内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团队精神,踏踏实实,做好工作。
队长朱婷认为,“女排精神”就是传承,从最早的5连冠辉煌延续至今,“女排精神”的实质没有变化,新一代队员一直在丰富内涵,一起努力,永不放弃。
张常宁认为,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机会,也要100%地努力。
夺冠观后感篇5
1月8日,女排联赛决赛第1场,天津女排3比0横扫上海队,吹响了争冠的最后号角。在这场比赛当中,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发挥出色,全场砍下17分率领李盈莹和胡克尔三巨头狂轰54分打垮了上海队,上海队的美国队长外援拉尔森只拿到10分,完全被天津女排给压制住了。
虽然朱婷全场比赛表现出色,砍了17分,但是也有不少球迷注意到了非常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对比此前在排超联赛半决赛当中伤愈复出之后,朱婷右手手腕上绑的绷带看起来更厚了。而在这场比赛当中,当时开局第1局朱婷先下两分,帮助球队取得4比2领先之后,朱婷就很少扣球了,从当时4比2再到17比2,打出13比0的过程当中朱婷1分没得,更多的是在后排保障,这一方面的事,她看到球队势头不错,所以把得分的机会都给了李盈莹和胡克尔,但另一方面显然也是在保护自己的伤病,只要不需要她出手,她尽量不出手。
可是当第2局比赛,上海队掀起反扑势头的时候,朱婷才开始发力,单局比赛拿下了8分,以25比17击溃对手。从半决赛打到决赛,好几场比赛的情况都如出一辙,那就是只要不需要朱婷出手的时候,她绝对不会发力,可见她也在以赛代练,努力的想要去保护自己,尽量避免伤病的扩大化。但同时朱婷又非常渴望拿到排球联赛的冠军,毕竟说早年就出国打球球了,一直没有机会拿到排超的冠军,这也成为了一个比较巨大的遗憾,如今有机会亲手去弥补这样一个遗憾,朱婷当然不想错过。
所以在眼下这个时间节点,即便是有伤在身,朱婷仍然顽强的带着伤病去打比赛,朱婷也透露过,手腕伤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她也是一边治疗一边在参加比赛,只要不会超过极限她都会继续努力去坚持。为此呢,不少球迷也是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呼吁郎平和天津队,等到联赛结束之后呢,让她休整一段时间。
其实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的总决赛,很可能在三场之内就会结束战斗,毕竟天津女排的实力领先上海队太多了。顺利的话,决赛在春节之前就会正式打完,此后联赛就彻底告一段落,从2月份到8月份奥运会开打之前这半年时间内,主要都是中国女排国家队自己的比赛,所以球迷们也都纷纷呼吁郎平指导,让朱婷休息一段时间,或者是把训练和比赛的强度降到最低,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康复,以便在奥运会上能够展现出自己最强大的实力。
夺冠观后感篇6
前几,老师在课堂上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力量从哪里来?让我先如深思。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夺冠》后豁然开朗。
这是一场讲述中国女排事迹的电影。影片中,女排队员朱婷与教练郎平敞开心扉,教练问她,你为什么打排球?她迟疑了,说自己打球是为了父母,为了走出农村,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而并不是因为热爱排球。生活中最痛苦的莫过于干自己不喜欢的事,干自己不想干的事怎么能干好呢。后来郎指导再次大声问朱婷“朱婷,为什么打球?”。彼时朱婷还未找到真正的答案,回复道:“成为你!”郞导喊道:“你要成为你自己。”
2016年里约奥运会,朱婷将作为主力队员首次参加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受挫先后负于荷兰、塞尔维亚、美国,击败意大利和波多黎各,以小组第四名出线晋级八强。1/4决赛,中国女排遇到实力完全无法匹敌的巴西队,陷入到了崩溃的局面,但正是郎平教练的鼓励及女排队员们相互鼓励、以及团结一心的'强大凝聚力,让他们重新拥有了面对强敌的勇气,顽强拼搏力挽狂澜击败对手晋级四强。最终在半决赛和决赛中赢得比赛,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
有时力量不一定来自我们本身,有时更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外在的动力,如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诲,然后激发出我们自己身上的力量,乃至整个团体的力量。我们在内心树立起自己的信念,那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夺冠观后感篇7
在国庆假期期间,看到电影院上映了一部新电影《夺冠》。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心中涌出一种势不可挡的感觉,心中的声音告诉我:这个好看!这个绝对好看!于是我兴致勃勃的买下电影票,走进影院。
电影内容如同电影名字一样:拼!女主角郎平热爱排球的精神深深的感染到了我,她在当教练时说过一句话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你不要成为我,你要成为你自己。是啊,人在世上,无论外界有多少诱惑,有多少打击,都要在形形色色的人群当中做好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初二下学期暑假的我也倾听着自己的声音,初三学业繁重,吉他的比赛也不能落下,身边开始有人提议:先把吉他放一放吧,初三在即,中考已经不远了,收收心思准备初三才是。学习不是你的全部,发展自己的爱好未尝不可。外界的声音嘈嘈切切,我的内心也有些飘忽不定,父母却在此时告诉我:做自己想做的,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外界有很多声音:赞扬声、批评声、厌恶声、指责声,然而,在这些嘈杂纷扰的声音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保持纯洁初心,永远不要成为别人,更不要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
郎平在18岁的时候就被他的教练招进国家队,而她的教练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再不拼就没机会了。没错,这句话给任何年龄段的人,都不会有错,给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是一种励志。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也是一样,这个时候的我们就应该好好珍惜时光,认真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打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这个时候虽然苦,虽然累,但是可以拼出一个美好的幸福未来。然而等我们成年之后,懊悔了,惋惜了,再回过头来拼,就已是为时已晚了!所以,现在的我们就应该拼尽全力,为了我们自己去争夺一个更好的明天,因为,再不拼就没机会了!
电影中有一句话多次出现,也让我印象极其深刻:杯子为什么能盛水?因为它是空的。那些所有得到了成功的事情,其实都是从零开始的。从零开始,慢慢打下基础,慢慢建好堡垒;从零开始,慢慢积累水分,慢慢成长为丰满的果实;从零开始,慢慢学会基本,慢慢学到内涵。郎平也是一样。有腰伤的她刚进国家队时,教练连球都不给她碰,这时候的她,是一个没有水的杯子。她从脖子以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可她每天早上依旧按照教练的方法训练,晚上等队员都休息的时候,她还会在偷偷的练习排球到半夜,终于到打比赛的时候,教练同意她上场打排球,此刻的她,是一个开始慢慢积累水的杯子。在教练的带领下,她打的球赛越来越多,终于在决赛中得到冠军的时候,她成为了一个盛满水的杯子。我平时也会做一些语文积累,从十岁便开始积累,一个空白的本子,随着时间的流走,随着笔锋的滑动,慢慢的变成一个积攒众多精彩文笔的本子,我也在积累的过程中的慢慢学会了与人相处,我也慢慢的盛满了水。
郎平的事情在他们那个年代激励了无数人,可现在,她也激励着我们这一代勇往直前!世上没有什么难事,只要你敢拼,就一定有结果!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鹰观后感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