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笔 >心得体会

游皇城相府的作文8篇

通过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作文中,可以使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情感共鸣,优秀的作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新的观点和见解,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游皇城相府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游皇城相府的作文8篇

游皇城相府的作文篇1

今天我好兴奋呀!这里有好多原因呢!

第一,我给妈妈种的康乃馨终于开花了,我可是等了好多天呢!妈妈上班天天早出晚归,十分辛苦。我想早点把自己种的花采下来戴在妈妈的头上,让她开心,减轻工作的疲劳。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妈妈要带我去山西的皇城相府玩,太开心了!

到山西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我们草草地吃过了饭,便向皇城相府走去。刚进到里面,我便被那里的气派给震住了。

“天呀!”看到相府里面恢宏的建筑,我不禁赞叹道:“这里如果再豪华一点就赶上皇宫了呀!”

“当然了”,妈妈说:“电视剧《康熙王朝》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再说了,这可是丞相的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呢!”

正说着,我们来到陈家三小姐住的院子,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是房子还是显得十分气派。这里面还有两件宝物,一件是用翡翠拼成的仙鹤,还有一件是用紫檀木做成的屏风。听讲解员介绍,就是这扇屏风,目前世界上只有两扇,其中一扇就是我们眼前的这件。

走出小姐院,我们来到了城墙上,上来的楼梯可真有趣了!妈妈说这个楼梯从下往上看是“步步高升”,从上往下看是“一步青云”,因为在城墙上看不到台阶呢!听着妈妈的话,心里想:妈妈的知识真丰富啊!

然后,我们到了一个大戏院,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编钟呢!这时节目正在演出,音乐十分优美动人,十分悦耳。我静静地听着,完全陶醉在了音乐里面,直到节目演完还意犹未尽,迟迟不想离开。

后来,我们又来到了陈家的祖祠,里面供奉着陈家98个祖先的牌位。我一看才知道:从明朝开始,陈家就一直有人是四品或四品以上的官了。后来我们又去了藏兵楼等地方。

不虚此行,又游玩又学到了不少知识,真开心呀!

游皇城相府的作文篇2

暑假里,我和妈妈、姐姐,跟随旅游团来到了山西阳城,游览了 古香古色的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景区游览面积十万多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站在皇城相府城门前,向上望,看见一个高大的大匾,上面有康 熙皇帝的亲笔题书—“午亭山村”四个大字。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 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听导游说上面记录着陈家(也就是这座房子 的主人—陈廷敬家族)世世代代的功名。

抬头看这座牌坊,呈宝塔形,一共有两层,上面整整齐齐地刻着 字,从右往左看,还真是记的功名呢!我真佩服古代的劳动人民,竟 然能从这么坚硬的石头上刻出这么清晰的字,历经三百年还能看的那 么清楚。

跟着导游往里走,来到了以前康熙皇帝住的地方,(康熙皇帝来 这里参观的时候宰相安排他住的地方)我站在那里往里一看,正中央 的上方有一幅康熙皇帝的画像,下面有一把棕红色的龙椅,想必皇帝 就是在这里和宰相商量国家大事的吧。左边是一个圆形的桌子,是不 是皇帝就在这里就餐啊?右边是皇帝住的地方,仔细一看,哈哈,原 来皇帝也没睡席梦丝啊……

之后,我们又跟着导游去了很多地方……

皇城相府不愧为宰相的府邸,古香古色,下次一定再来!

游皇城相府的作文篇3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皇城相府,我是你们的导游。

山西省阳城县的皇城村(午亭山村),是太行山麓的一座城堡式村落。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20xx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词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一处官僚巨宅,巨宅中走出来的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当数清代康熙年间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陈廷敬。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陈廷敬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他长期担任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同时主持编篡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等重要的 文化典籍,这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清史研究的学术成就,拓宽了清史研究的学术领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氏家族是当地旺族,家境殷实,教育得当,因而人才辈出。皇城村陈氏家族中,从明代中叶至清代嘉庆年间,九人中进土,六人入翰林,有作品传世的诗人达33人之多,成为清代北方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

?康熙字典》是康熙皇帝在中国文化上的一大贡献,而实际主持《康熙字典》编纂的,却是陈廷敬与张玉书,由于张玉书在康熙下令编纂《康熙字典》的第二年去世,《康熙字典》的主编之责实际留在了陈廷敬一人身上。

公元1720xx年6月,也即康熙四十九年,陈廷敬受命与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共同负责主持编纂《康熙字典》。当时的陈廷敬已经72岁高龄,既是内阁宰相,又是当朝老臣,他在接受《康熙字典》的编修工作后,力辞官职获准,康熙命他以原官致仕,留京,专事《康熙字典》编纂。就在这时,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康熙字典》的编修,全部落在陈廷敬一人身上。

?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字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全书42卷,字数达47035个,比明代《字汇》多13000多字,是中国当时的字书之最。 《康熙字典》是一部宏篇巨著,它对中国古代汉文字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这部字典取材丰富,文化内涵颇为深、广,具有辞典的作用,可称为大而全。它可以查找到清康熙以前所有字书所失收的字,成为一部经典 传世之作。

陈廷敬在编纂《康熙字典》的过程中,精选了30多人的编纂班子,日以继夜,呕心沥血,就在字典初具规模时,陈廷敬于公元1720xx年4月逝于任上。他未能看到《康熙字典》的成书,也未能参与成书时康熙皇帝举办的大型庆典,但他的精神与贡献却留在了《康熙字典》中。在编纂过程中,康熙皇帝曾巡视书局,看到白发老人陈廷敬伏案躬耕的情景,颇为感动,当即泼墨挥毫,奋笔疾书,为陈廷敬写下了午亭山村的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对陈廷敬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康熙还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与卿,自此不再与人写字矣。

经过六年的努力,这部大型字书问世,康熙对这部宇书以善兼具美予以评价,同时以自己的年号为这部工具书命

名《康熙字典》。于是,《康熙字典》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

官文化的集中展示

皇城相府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这组规模庞大的古城堡式建筑群是明清建筑文化精品。

皇城相府背倚青山,俯视河川,依山随势建成了层楼叠院。院内,御书楼立于最前端,楼上陈列康熙为陈廷敬题匾午亭山村四个大字,同时还有康熙为陈廷敬题词: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相府正门,有高大巍峨的城堡式门楼,上方书有中道庄三个大字。中道庄,为皇城相府的旧称,习惯指皇城相府的外城。外城于康熙四十二年修建,主要建筑有外城城墙,家宰第、点翰堂、小姐院、翰林院、书院、花园及功德牌坊等,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城堡式官居建筑群。这组建筑群落风格别致,空间布局合理,充分体现官居特色,同时又与地 方建筑风韵相吻合,体现着传统的封建礼制文化,又体现着清代官居建筑文化,同时还折射出封建建筑文化,几种建筑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皇城相府的建筑文化理念。

功德牌坊是进入皇城相府后最为醒目的牌坊。入院第一座牌坊是一座大牌坊,四柱三楼,通体石雕而成,基周瑞兽相拥,坊额雕龙刻凤,气势恢宏、壮观,正面上方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对陈氏家族官文化加以概括。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总宪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陈廷敬先后在朝担任四部的尚书,后入阁拜相,成为一代名臣。牌坊两侧刻有一门衔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告诉人们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恩,再下边为陈廷敬兄弟、子侄们的官职名称。

再往里进,为小牌坊,仍是通体石雕,两柱一楼,上载从明代嘉靖到清代顺治年间陈廷敬父辈所授官职,这同样成为陈氏一门荣耀的标志。

这两座牌坊,明显地成为封建社会官文化的重要标志物。一进门就向人们展示出陈氏家族的仕途荣耀,辉煌历史

?尤其是陈廷敬,一生升迁28次,步步登高,仕途的坎坷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如此顺利,如此青云直上,成为人们难解的一个谜。而展示官文化的也并非牌坊一处,还有陈氏宗祠祠堂内的家族世系图谱,更准确无误地告诉游人陈氏旺族的不同凡响,也是一处官文化的陈列。

相府大院,是陈廷敬的宅第,名为大学士第,为皇城外城的主体建筑,这是一处座北向南的一进四院。相府大门后有冢宰第雕刻,有大学士第匾额,还有八字影壁。正北大堂是相府大院的主要建筑,门上悬有康熙皇帝御笔手

书点翰堂匾额。整个房舍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层出檐楼房。大院内,斗拱、门窗、楼栏、影壁、柱础等装饰构件工艺精湛,雕工极佳,整个院落气势不凡,富丽堂皇,风格幽雅别致,成为一处宫文化的封建礼制与地方传统工艺完善结合的典范。

内城,是陈氏家族明代修筑的城堡式建筑,其中,河山楼颇为显赫,成为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物。河山楼,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外敌侵扰而建的防御性建筑物,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已有近420xx年的历史。由于明末天下大乱,烽烟四起,陈家为防御乱兵侵扰,建起了河山楼与藏兵洞。河山楼高百尺,人称百尺河山楼,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也是明清时期国内罕见的一种建筑形式。楼分为七层,楼内有楼道相通,可容千余人避难。三层以上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堞楼;底层深入地下,挖有水井,备有碾、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河山楼建成后,果然遇到乱兵围攻,村中八百多人及陈氏家族避难于楼内,在一个月内抵御了乱兵的侵犯,使千余人的生命受到保护。河山楼全部用石砌成,历时400多年,依然屹立于相府内,雄姿伟岸,可谓是一大奇迹。

相府内的内墙城墙,建于明代末年战乱年代,墙体周长705米,墙厚2—3米不等。城内遍布藏兵洞,城头建有垛口,东南、东北二角设有文昌、关帝二阁,整体构造坚固、雄伟。据测算,内城城墙用3000多万块砖,土石料20多万立方,用工15万多个,工程规模相当大,七个月时间建成,成为一处雄伟巨制建筑,今日在城墙上游览,内城外城建筑历历在目。皇城相府城墙的建筑规模、档次,在民宅建筑中是罕见的,其观赏价值不言而喻。

相府内城,也称为斗筑居,城内外府院相连,125间藏兵洞层层叠起,荣山公府 、御史府、陈氏宗祠、世德院、树德居比肩而立,形成了内城的庞大规模。也成为今人游览的主要目标。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南书院,原名止园书堂,位于相府城南,居于相府止园花园内,止园花园为古建筑群中面积最大,园林设施最多的公用花园,南书院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南书院建于明末崇祯十五年,即公元,1642年。这个书院的建成,为陈氏家族子弟提供了一处学习深造的园地,这里成为了培养陈氏家族人才的摇篮。陈氏子弟在这里受到了严格的文化教育,陈廷敬兄弟及其族中成员,大都是在这里接受教育进而走向仕途进入清廷官宦行列的。这里,当然就成了陈氏家族教育基地,也成为了培养官僚的学习基地,更是山西著名的陈氏家族这一文学巨族发祥地。

相府院内,内城外城,建筑颇多,西花园、西山院、紫云阡诸多建筑物,既有北方建筑的豪气,又有江南建筑的园林氛围、文化气息,成为一处令今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群。在这一建筑群内,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这些雕刻艺术品,工艺精湛,雕镂细致,一件件跃然壁上,成为相府大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名门旺族的大气,建筑成就的辉煌,文化氛围的浓郁,成为皇城相府大院特有的文化内涵。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20xx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外城又称"中道庄",由于筑于清康熙太平盛世,其修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一品光禄大夫"的门第容耀,但总体建筑结构远远未达到居大学士之位应享有的荣耀。"中道庄"内石板铺路,沿路建有石牌坊两座。其主要院落包括冢宰第、点翰堂、东书院、内府、内宅、小姐院和花园。冢宰第西南有管家院,城墙以南又建有南书院、花园、九曲桥、状元桥、快哉亭、魁星阁、飞鱼阁、转毂楼、八卦亭、祖师庙等。山顶还有文峰塔。

冢宰第始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影东折为一狭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侧座,北为二门,门两侧施八字形影壁,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且有西方乐可可式建筑风格。明间内柱间设木质屏风,此为主人及贵宾的通道,平时封闭。入二门为一宽敞的文武庭院,正北厅堂悬有康熙御笔牌匾"点翰堂"。相传康熙南下巡视时,曾两次驾临皇城,并御笔点定陈廷敬之子陈壮履为"新科翰林",之后,前堂遂改为"点翰堂",康熙走过的正门也称为"御道",百官司吏及庶民一律改走东西次间偏门,其风韵至今犹存。入大门西折往北沿一狭长通道可通花园,其假山、鱼池等遗迹如今仍历历在目。花园往北就是专为陈氏女眷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后均辟门以通花园,并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亭。

"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炫耀其家皇恩浩荡而特建,楼内现有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御书楼的建造,表现了陈氏的人生面、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已经完全适应了封建礼教文化的客观要求,而其修房建宅的格局及形态更是对传统礼制文化的一种肯定和诠释。

外城所有清代建筑,装饰一改明代质粗务实的风格,大量运用了制作精细的构件。其柱础及门枕石,花饰多样,富有变化,制作精美。冢宰第和南书院影壁的幼狮滚绣球、麟等雕塑图案生动有趣,动感极强。门窗以六抹隔窗为主,棂花有多种图案。室内装饰承袭了明代落地罩的做法,但茶较明代丰富。勾栏多不设栏板,饰楼空几何纹图案。从明代的简粗到清代的奢华,这种巨大变化和显著差异,不能不说与陈氏家庭社会地位的提高、财富的增加有着直接关系。 整个皇城(午亭山村),包括内城"斗筑可居"和外城"中道庄",从整体平面来看,似一头北尾南的神龟,轮廓鲜明,因有"龟城"之说,寓千秋永固之意…… 纵观皇城相府(午亭山村),总面积36580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落,房屋640余间,设9道城门,四通八达,有关卡可守,形成了外城包内城,内城套外城,内外连环套,稳固保安全的坚固堡垒。城墙总长170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宽2.5米至3米不等,城楼、堞楼、角楼互相关照,垛口星罗其布,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线。

出品丰富的影视基地

皇城相府的成名,除去自身的文化底蕴厚重外,还得益于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电视连续剧的鸿篇巨 制《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全面展示出了皇城相府的景观风貌、城墙气势、文化风韵,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把皇城相府推进了《康熙王朝》的剧情中。其中,从陈廷敬这一历史人物的塑造上,也给皇城相府增光添彩。尤其是陈廷敬在康熙王朝的政治斗争中,展示出了不凡的政治才能。陈廷敬一生居官恪真清勤、自律严己,才华出众,严行操守,众望所归,能在宦海中遨游50多年,善始善终,而且生前死后朝野好评如一,是中国古代首辅大臣中所罕见的。《康熙王朝》影视片中的陈

廷敬,也是这样的形象与性格塑造。展示陈廷敬,又展示皇城相府,成为《康熙王朝》的一大特色。

为了拍摄《康熙王朝》,让皇城相府与陈廷敬进入角色,皇城相府所在皇城村的领导人:山西省农业劳动模范张家胜,对皇城相府发展高瞻远瞩,有着经营者的战略眼光,他和村内领导人商定,投入巨资参与《康熙王朝》的拍摄。《康熙王朝》的播出,使皇城相府知名度大增,皇城相府立即热了起来,火了起来,成为了晋城市甚至晋东南的旅游热点。皇城相府的宣传意识,市场营销意识,文化传播意识,成为今日皇城相府火爆的原因和起点,同时,皇城相府人的包装意识,文化挖掘意识,也使皇城相府走上了文化旅游景点的大舞台。《康熙王朝》热,点燃了皇城相府的旅游热,这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影视作品与旅游景点合理结合,使双方受益,成为当前的一种旅游文化与影视文化的结合点。

当然,皇城相府的旅游火爆,绝非《康熙王朝》一剧导致,是多种因素形成结合力而引起社会关注的必然结果。

皇城相府如今成为了一处影视基地,近两年内,陆续在这里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如《契丹英后》、《双城古堡》等。至于专题影视片,多集文化影视片更是多不胜计。

?契丹英后》,是介绍北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契丹族辽国萧太后的连续剧。历史上与北宋对抗的辽国,在北方称雄一时,是北宋的强敌。而辽国的主宰者却是这位鲜为人知的萧太后。萧太后,今山西北部朔州市应县人,也堪称一代英杰。这一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的拍摄,又为皇城相府的对外形象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一个大屏幕。众多的影视剧组介入皇城相府,使之成为拍摄基地,自然也是看中了这里的建筑文化内涵,而高品位建筑文化进入影视舞台,也会提高影视作品的文化档次,受到社会的关注。

游皇城相府的作文篇4

“呼”一辆满载焦作晚报校园小记者的旅游快车穿越了18座太行隧道后,在一片欢呼声中来到了皇城相府。

热情而亲切的导游阿姨为我们作了详细介绍。山西晋城皇城相府是太行山一处罕见的明清古代官员城堡,是一个孕育和培养了18个举人、9个进士、6个翰林的名门望府。陈府的教育更令人惊叹不已,获“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美称。

忽然,音乐声起,相府门轰然洞开,走出了一支支古装队伍,接着进行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古装皇帝表演,大臣山呼万岁,皇帝讲免礼平身等,把我们带进了古代情景。

随队行进,来到相府门前,“相府”两个大字映入眼帘。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就是陈廷敬的相府,遥想当年,他为了孝敬母亲大人才修了这座相府,自古以来孝敬话题都是热谈美谈,我真的很敬佩这位又有学问又有孝心的前辈。

不久我们来到了皇城相府的后花园。这里又是一片天地,热带植物盘旋、花花草草眼花缭乱,我们在花园尽情嬉戏,捉鱼、乘凉、聊天、询问……我都不想离开了,这美丽的花园!

然而时间不等人,尤其在我们欢乐的时候过得更快。再见了美丽的皇城相府,依依不舍走出园中,挥手告别那个名人辈出的地方。将来某一天,我会再次光临这个美丽的地方,到那时我便是清华或北大的一名学子了。

再见了美丽的皇城相府,文化与建筑并存,给了我匪浅的教育。

游皇城相府的作文篇5

各位旅客,大家好!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御书楼。御书楼因有清朝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午亭山村四个大字和春归桥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对联而得名。

穿过御书楼,我们就进入了皇城相府。相府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是明朝时期修建的,外城是清朝时期修建的。我们参观了功德牌坊、冢宰第、点翰堂、东书院、内府、内宅、小姐院、南书院、花园、九曲桥、状元桥等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位于外城的小姐院和内城的百尺河山楼。

小姐院是陈氏女眷及待字闺中的小姐的住所。正房称绣楼,是小姐们的起居室,西厢房是丫环的住处,东厢房则是小姐们吟诗作画,对奕弄琴的场所。刚走进院子里我就发现这里和别处不同的地方——房顶都是光秃秃的。听导游说,小姐院的屋顶采用的都是卷棚顶,屋顶上面没有屋脊与脊兽,因为那时女子地位低下,即使生在侯门相府也不例外。另外,这里最为珍贵的是樟木雕成的三层透花雕竹隔扇,据说全国除故宫有个紫檀木的外别无他家。

河山楼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乱军侵扰而建造的。楼共7层,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底层深入地下,建有秘密地道。楼内还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储备有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远远望去,河山楼巍然屹立,,成为皇城的一大景观。

从相府出来,我站在广场上举目仰望,整座建筑依山就势修建,气势恢宏,四周青山连绵,溪流潺潺,树木葱茏,草盛花繁,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蔚为壮观。我相信,所有来这里的游人都会被皇城相府秀美的自然风光和质朴的人文景观深深震撼……

游皇城相府的作文篇6

河山楼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乱军侵扰而建造的防御性建筑。该楼长3.4丈、宽2.4丈、高10丈,是相府城内最高的建筑。楼分7层,有墙内梯道和层间木梯相通,雄浑坚固,可容千人避难于其中。三层以上设有窗户,楼顶建垛口和女墙,便于了望敌情和抛掷乱石,底层深入地下,掘有水井,备有石碾、石磨、灶具等生活设施,并有地道通往城外,以防不测。

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陈家耗巨资,于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动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内城全长467米,垛口149个,平均宽度为2米,高度为12.5米,最高处25米,用石7000余方,砖370多万块.西、北门用铁皮包裹,门上各有楼阁。为防不测,铁门之外设有粗大的木栅栏。城内所有建筑均为明代建筑,每处院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对研究明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什值。

这座精巧别致的院落叫“世德居”。俗称“世德院”,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而得名。世德堂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陈氏家族移居中道庄时的早期建筑。后经多次修复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世德居是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发祥地,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居住的地方。第一层东方为陈廷敬的出生地,第二层为藏书楼,第三层为藏版楼。因为陈家家道殷实,读书人多,又历代尊师重教,所以建有刻版印刷厂,印刷各类书籍供子弟们学习,并有自己的藏书楼。

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出,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进可攻,退可守。内城的建筑多是坐东朝西四合院,典型的晋东南民居特色,外城坐北朝南,明代建筑风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

游皇城相府的作文篇7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北留镇境内,是清康熙年间的名相陈廷敬的故居,由内城、外城两部分组成。

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所建,名为斗筑可居。外城为清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所建,名为中道庄。内外城总长为678米,全城总面积3.6万平方米,为城堡式建筑。

御书楼位于中道庄城门前,俗称皇阁楼。整个建筑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金壁辉煌,是皇城旧八景之一。楼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砖砌拱券门洞,上层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厅面。楼始建于康熙五十年,上存康熙帝亲赐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及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

来旅游的人还是很多的,爸爸把车停好,就去售票口买票,很顺利地买到了票,我们就坐在大门口广场的椅子上等九点半的开门仪式。突然,音乐想起,卫士排着整齐的步子出来了,在电视上看到古代迎接皇上的镜头今天终于能亲眼目睹了!我兴奋地只有鼓掌了。场面很恢宏,太监,宫女,都和古代一模一样。皇上驾到!大学士文渊阁迎驾!激动人心的一幕来到,大学士文渊阁毕恭毕敬地出来迎接皇上,皇上和蔼可亲地和文渊阁交流着,把一块写着午亭山村的招牌送给老师,大学士把康熙字典也送给了皇上。在皇上一声皇城相府邀请全国各地的游客进相府而结束......

我们跟着导游先来到了御书楼,建筑很别具一格,从外到内都显示着古代人的智慧,墙上都刻着勤奋人的字体。接着我们来到了小姐院,吸引游客的是小姐们住的房子,屋顶都没有屋脊,光秃秃的感觉,听导游讲,是有典故的。就是希望小姐们能安分守己,她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既要学琴棋书画,又要懂礼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院内有假山,花园,鱼塘,感觉很闲情逸致的。我们又观看了止园,南书院。顺便拍照留个纪念。

最壮观的就是山河楼和藏兵洞了。山河楼有六层高,听导游讲,以前打仗的时候,能容纳600多人的居住和吃喝,下面还有地下室,由于时间太久了,城楼有点破旧就没有对游客开放,一座很引人注目的城楼就是皇城相府的标志。藏兵洞很特别,每一个们里都有一个圆圆的洞口,据说打仗的洞穴,古代的建筑不得不让人佩服和惊叹!

我喜欢皇城相府,感觉很值得到此一游的,那里不仅有皇上的老师陈廷敬,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古代的建筑,古代的学问,古代的礼节,古代的教育等等。

皇城相府是个好地方!

游皇城相府的作文篇8

早听爸爸说皇城相府是除北京紫禁城外有资格称作“城”的私人宅院,我很好奇它是怎样一个建筑?暑假里,宋伯伯和爸爸带我们班级的小朋友一起来游玩。

早上5点多点儿,我们就直奔山西而来。一路上,我们边欣赏沿途美景边说笑,最开心的是车上还带了许多好吃的。

愉快的时间过得真快!皇城相府矗立在我们眼前。我们先游赏的是御书楼。每根石柱的基座都环绕着栩栩如生的猛兽,书楼内雕刻着威风凛凛的龙和精美的凤,雄伟壮观,我们都看呆了。

穿过御书楼,进入皇城相府。里面的景象更让我们目瞪口呆。导游告诉我们整个相府拥有16座庭院——每一座庭院都住着至富至尊,640个房屋,每一间都透着说不尽的荣华富贵,金碧辉煌,气度非凡。

河山楼是我们游览中感到震撼的一处景点。它有30多米高,抬头向上看,直入云霄,雄伟险峻,我们更为它的精致惊叹。

我们对军事设施向来感兴趣,看到藏兵洞层层叠叠,就要仔细研究一番。发现125间房子之间,机关暗道隐蔽又精巧,把这么多房间连在一起,可是从外面又完全看不出来,真是奇思妙想,充满智慧。

中道庄楼巍峨壮观,整座建筑依山就势修建,气势恢宏,四周青山连绵,溪流潺潺,树木葱茏,草盛花繁,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家族的.房子怎么可能堪比皇宫气派?看了文字介绍才知道,康熙皇帝曾经两次驾临此处,并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褒奖陈廷敬,留下这个“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就不足为奇了。

皇城相府述说着居住在这里主人的辉煌和尊崇,来这里的游人都会被她秀美的自然风光和质朴的人文景观深深震撼……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游纪念馆作文优秀8篇

游牛场作文6篇

游周庄作文5篇

游南山寺作文5篇

草原游作文600字5篇

游海洋世界作文7篇

游花木城作文5篇

游云南石林作文7篇

带你游校园作文5篇

北京游作文600字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588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